陳雋騫-專欄
2024-03-06 10:34:15

【陈隽骞专栏】工厂区食堂

工厂区食堂,世界各地均有,就是觉得香港的最特别。以往去过加拿大的工厂食堂,跟大学食堂没大分别:长长的自助餐枱,放上的都是高能量食物,汉堡扒、芝士意粉等,最期待的,必定是星期一焗薯,星期二便是薯条,星期五的时候已变成薯蓉,酱汁清一色是牛肉汁。至于食客享用午膳时的闲谈内容,便不得而知。
  
回想今年1月至今,帮衬过黄竹坑两间食堂,还有观塘、新蒲岗,以及曾经经常帮衬,但很久没去,今天终于再来到九龙湾的一间食堂,因为是朋友的父母经营,父亲是大厨,母亲负责水吧,朋友姊姊做楼面。一碰面老板娘先来个热情的拥抱:「为何晒得那么黑?不像白马王子了。椒盐鸡扒饭?热奶茶?」居然还记得我最喜欢吃的,这就是外国食堂没有的人情味。
  
食堂给人的环境感觉就是残旧、墙上满是上世纪手写的餐牌,更加不明白一个厨师如何能烹煮这铺天盖地的菜式,唯一会定期更换是长期播放翡翠台的大电视。午饭时间食客多,搭枱是必然,这次决定不再独自边吃边在手机写论文,以表示对食物品尝的尊重,唯有听着与我搭枱三位食客的讨论。一个年纪比我大的主管Style与两位年轻人,内容清一色商讨运用社交媒体推一件货品销售额,话题新潮、充满网上生态冷知识!邻枱却在认真商讨一些我已落后得听不懂的AI生成技术,原来正在找天使基金。
  
还以为是一个蓝领基地,今天的工厂食堂原来更像一个矽谷!食客气质、朋友一家、怀旧的环境,或许就是新时期香港的艺术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