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專欄
2023-07-12 11:11:25

【康子专栏】同是家人,你黐我未黐

家有精神病患者,最令人伤心之处,是你我的音容笑貌,竟然十分相似。

同是一家人,同是品性善良。但是为甚么,偏偏你有精神病,我没有?

小时候已察觉:家中这一位比较弱。在家要人帮,在外要出力维护,逐渐发觉,大家帮无可帮,十分疲累。

喂,我也要成长,我也要自由,我也想要幸福生活。为甚么你的无能,竟变成我的责任与包袱?
  
正想摔掉,独行远去。忽然对方挨过来,眼湿湿的望着你,无限信任依赖:「请我吃早餐。」唉,算了吧,怎忍心放下?

偶然少看顾一次,或不耐烦,或不周到,对方忽然发癫:大吵大闹,单刀自割,双刀拍门,或骚扰看更及邻居。怕未?

当然不肯看精神科。即使肯去,回家也不肯吃药。试问:一个人如果肯正常求医,正常吃药,还会是精神病人吗?

唯有向政府求助。白先勇写《我们看菊花去》(1959年):弟弟陪同精神病的姊姊,称一起看菊花,乘机将她诳上救护车,送精神病院。

当中过程,心理矛盾交煎,令人肠断。但要是不送走,难道你照顾她一生?

刚巧朋友处境类似。更难堪的,是姊弟竟然「撞样」:弟弟戴上长假发,跟姊姊一模一样,谁也不能摆脱血缘关系。

不忍心送精神病院?在家拖拖拉拉。最后姊姊自杀,留下终身的困扰与阴影。

这是「医学」与「高科技」,至今仍解决不到的问题。唯有在文化/文学找出路。

法国大仲马写《铁面王子》,英国安东尼贺比的《古堡藏龙》,以至金庸写《射雕》、《神雕》的裘千仞/千丈兄弟,都是同胞同样的两个人,性格资质却有天壤之别。据说已故英国皇太后也有孖生姊妹,自小被关进疗养院。一家人有缘无份,相爱却不能相处,未尝不是一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