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專欄
2023-01-19 12:55:36

【康子专栏】香港人吃十方十众饭

仍未找到一项可靠的「出街食」(Dinning Out)指数。
  
如果有的话,香港一定位居前列。不拘贫富,不分阶层,不论身分,我们兴到就出外吃,几乎是全民共识。
  
对此有感而发,是因为朋友经营饮食。北上广州,失败。往台湾去,失败。甚至不惜远征澳洲雪梨巿,更失败。
  
结论:「当地人不喜欢出街食。」
  
这一点,常遭忽略。曾有内地集团,欣赏香港名厨,重金礼聘北上,在广州金融区开业。论理,以及参考多样大数据,冇得输。
  
偏偏铩羽而回。血的教训:午巿不愁,商务客乐于开公数。可是入夜后,水尽鹅飞,不知为何,广州人喜欢回家吃饭。
  
这是一本书的题目。牵涉当地的民风、收入、家庭价值观,以至饮食文化等等。
  
台湾则输在经济条件,不舍得出外消费,流行非常造作的「文青」风。
  
即是你开咖啡店,有人扮「仙女」进来,携书阅读,叫一杯咖啡坐你三个钟之类,疑似行为艺术。可怜全日只得这几枱生意,老板急得要吐血。
  
还有包容性。东京人也流行「出街食」,但是吃来吃去,总是寿司/刺身/居酒屋,或日式中菜馆/韩国烧烤/和式洋食等,闷死人。
  
其他大城市,像三藩巿、雪梨、墨尔本等,他们亦流行出街吃,但是论餐馆的种类、对外国食物的包容性,以及价钱的多样化等,统统不及香港。
  
真正有「国际都会」风的纽约、伦敦、巴黎等,与香港较接近。但吃亏在地方太大,交通不便,通常要驾车往返。
  
即使去到这个级数的城市,兴旺的只有那几条街。香港却是多区密集,人气沸腾,港九新界遍布。容许食客「扫街」:吃完又吃,饮完再饮,消夜后直落饮早茶,喜聚不喜散,食肆才可以林立经营。
  
聪明朋友常怀念,唸中学时,路边有「山西刀削面」小摊档。那位来自远方的师傅,刀法利落,即场清水下面,留下质朴风味的回忆。香港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