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2022-10-25 06:22:00

新任英相辛伟诚心目中的中国

英国24日产生新首相、即前财相辛伟诚,他的财经专业背景被视为有助稳定政经乱局。虽然他曾遭质疑恐为经贸利益向北京让步,但国家安全考量料仍将构成英中关系障碍,而台英关系依然进展可期。

以「对中鹰派」形象自豪的卓慧思(Liz Truss)9月6日就任首相后,因为财税、经济政策争议不断及接续引发的市场动荡,于10月20日辞去执政党保守党党魁一职,25日将正式卸任首相。

辛伟诚(Rishi Sunak)今年夏天与卓慧思竞逐党魁大位期间曾示警特拉斯大幅举债减税、增加支出等政见不符财政纪律,恐引发通货膨胀等灾难,但遭卓慧思批评是「唱衰」英国。如今卓慧思被迫下台,再次凸显要对抗中国、俄罗斯等威权,国家本身的可恃战力与可信度,是落实任何对外「强硬」政策的重要基础。

同样是在今夏的党魁选举,辛伟诚当时曾遭质疑对中国太「软」,因此紧急推出一系列向「对中鹰派」倾斜的政见,并强调他早就对中国构成的经济及科技安全威胁有所警惕。

 

有鉴于英国各界对中国在政治、经贸、科技等领域形成的安全威胁日益警觉,以及国会就中国相关议题对政府的监督越来越强势,任何一位首相恐怕都必须得避免对北京「天真」。

辛伟诚在夏天的党魁选举中指出,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对英国及全球安全繁荣构成「最大威胁」。他提到,中国在英国窃取科技、渗透大学院校;在英国以外,则企图霸凌台湾等邻居。

他主张关闭英国境内所有孔子学院,并运用对内情报机构「军情五处」(MI5)的资源,协助英国企业对抗中国的间谍活动。他呼吁检讨所有英中研究合作案,检视内容是否可应用于军事领域、或是有助中国执行「中国制造2025」战略。

跟随特拉斯的脚步,辛伟诚当时也呼吁打造「科技的北约」,致力透过多边机制对抗中国的网路威胁、强化英国与盟友的科技韧性,并严加防范中国取得具战略敏感性的企业。

这些主张如今能落实多少,有待观察。迫于国内外情势严峻,辛伟诚有压力必须尽快组阁;内阁名单除了可用于推测未来施政方向与风格,也将反映辛伟诚是否落实「跨阵营举才」的承诺,避免重蹈特拉斯大举「用人唯亲」覆辙、以至于在关键时刻难以凝聚党内支持。

解决经济和财政问题仍将是英国新政府首要任务,而这也攸关安全相关支出的资金来源。辛伟诚拒绝如卓慧思般承诺在2030年前调升防卫支出至国内生产毛额(GDP)的3%,仅表示会为了确保国家安全作必要支出。

高人气的国防大臣华勒斯(Ben Wallace)此前因为对国防支出的看法与辛伟诚有不同,选择支持卓慧思,近日他更重申将坚持提升国防预算的立场。

部分观察人士指出,辛伟诚虽以专业取胜,但「太不政治」可能会是他的弱点。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担任财相期间,他主张英国对中政策往往不够「细致」、「平衡」,并强调英国有能力在确保国家安全和不违背人权等价值观的前提下,善用中国庞大的市场与资金,发展互惠经济关系。

财相任内,辛伟诚数次试图恢复2020年起因对中关系紧张而未再举办的英中经济财金对话。他的岳父、亿万富豪纳拉雅纳.莫西(Narayana Murthy)在中国有庞大事业,妻子莫西(Akshata Murthy)则持有相关集团企业大笔股份。

对部分人士而言,理想的双边关系策略或许是既竞争又合作、在对话的同时不畏明确画出红线和底线,现任外交大臣柯维立(James Cleverly)9月初上任后的数场演说与访谈事实上也传达这样的立场,但要成功落实相关策略、聪明捍卫国家利益,显然有赖敏锐的「政治鼻」,而这恐怕是苏纳克令部分观察人士有疑虑的地方。

不过,英国对中国提高警戒的趋势已定,北京目前的作为也未提供扭转此一趋势的空间。独立智库「英国对外政策研究集团」(British Foreign Policy Group)6月发布的指标性年度报告显示,英国民众视中国强权崛起为国安三大威胁之一,约45%民众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对英国构成同等程度的威胁,少于20%的民众认同中国在英国的经贸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