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體育
2023-06-08 18:04:20

专栏 乔靖夫|自衞术有价值吗?

早前我在网上看到一段真实影片,是两名外国女子爆发打斗,其中一方手上持着利器,相信是印尼虎爪刀(Karambit),结果徒手一方最终成功将对方的刀夺走并将其痛殴。这是现实中「空手入白刃」的罕有事例,很值得拿来讨论,当时就想从武术和自衞的角度在本栏谈谈,但适逢NBA进入季后赛阶段,想写的东西太多,也就打算把那个题目押后。想不到香港日前发生了骇人的持刀杀人事件,所以本篇就提早写写。

本来刚发生这种悲剧我是不太想加入去「蹭热度」的,但眼见事后有很多人争论当时应该如何应对凶徒袭击,有不少在概念上都是错误的,所以还是想说说。以前都谈论过多次,徒手对利刃是非常危险的一回事,能够安然化解危机以至压制刀手,机会是偏低的,危险性也极大。因此有很多人都时常强调,在遇上利刀袭击时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逃跑,这是很正确的守则,也是应该灌输给大众的基本概念。有些人却由此引申,认为所有对抗持刀者的技术都是无用的「自杀术」,忘记了「守则」并不等于绝对现实,「逃跑」两个字不是解决一切的答案,因为它有时未必是选项——例如当发现袭击时距离已经太近,现场环境狭窄难逃,又或者当时带着亲友等情况。这种时候,有没有锻炼过,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就很可能成了生存机率的分野。

每每有人问我关于自衞术的事,我都觉得很难简单回答,难在「自衞」本身是要求应对现实的冲突,而现实有太多因素(甚至包括运气),从来没有两次袭击或危机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在研究自衞术时,一是必然从概念出发,不会假定一套做法就是绝对「答案」;二是从来要视自衞术为增加生存机会的救急包,而非甚么神奇的绝招。因此反过来,我们也不会因为看了那影片里的女士夺刀成功,就去否定「看见刀应该先选择逃走」这个守则,因为再重来一次她也未必成功。所谓自衞术只是如此,这就是现实。乔靖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