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2017-09-19 07:23:03

湘江戰役 紅軍慘敗

湘江戰役是長征初期中共紅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的一次殊死大惡戰,戰場就在廣西的興安、全州、灌陽三縣,及湖南的道縣等湘江上游的廣大地區,紅軍傷亡慘重,戰前的8.6萬名紅軍官兵,戰後僅剩3萬餘人。該戰役也被稱為紅軍史上的最大慘敗。
1934年10月,紅軍因連吃敗仗,被逼退出以江西為主的中央根據地,開始長征。突破國民黨軍隊多次圍堵後,紅軍決定從廣西東北部的興安、全州兩縣之間渡過湘江,往雲南、貴州等地轉移。
大量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隊從多個方向追擊而來,紅軍戰鬥部隊本已順利過江,但中央機關因輜重過多、行動緩慢,被國民黨軍隊在多處發起猛烈進攻。
從11月27日至12月1日,紅軍在廣西的興安、全州、灌陽等地與國軍苦戰5晝夜,期間進行過新圩狙擊戰、界首狙擊戰、覺山狙擊戰等多場慘烈大戰,最終保護中央機關渡過湘江,衝出國民黨軍隊的重圍。
紅軍為此負出沉重代價,總共死亡、負傷、被俘和失蹤逾5萬人,僅剩3萬多人,包括殿後的紅八軍團等多個部隊全軍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