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影評】《超人》:新的起點,最貼近漫畫原著的一次改編
【星島影評】超人一直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超級英雄,然而多年來,他在大銀幕上的命運卻不甚順利。華納兄弟內部的種種決策與政治角力,反而拖累了這位英雄的電影發展。在多次試圖複製漫威電影宇宙(MCU)成功經驗卻屢遭失敗後,《超人》這次帶著嶄新方向回歸——由《銀河守護隊》導演占士根(James Gunn)操刀,希望為DC電影宇宙重新奠定穩固的起點。
某程度上,這部新《超人》成功達成了任務,但也並非沒有缺陷。
電影一開始便快速交代現今世界的背景設定:神祇、怪物、外星人與異能人早已出現在地球,許多重大事件在故事展開前就已發生。導演聰明地略過了超人的起源故事,假設觀眾早已熟悉他的背景設定,這使他能把重點放在塑造當下的敘事與擴展整個DC宇宙。然而,這種做法也成為雙面刃——電影裡塞進了大量角色,但許多人物發展不足,觀眾若不熟悉漫畫或過往改編作品,便難以完全理解甚至共鳴。而一些新角色則淪為跑龍套,僅為了充撐篇幅而存在。
儘管如此,演員表現仍值得讚賞。大衛哥倫斯韋(David Corenswet)肩負著承接多位銀幕傳奇演員的壓力,但他展現了沉穩與自信。他飾演的超人充滿活力與希望,無論處於多黑暗的情境,都堅守著理想與利他的信念。而尼古拉斯侯特(Nicholas Hoult)則賦予力士路化一種機智、執著與苦澀的形象,讓這位反派顯得更具威脅性。可惜的是,劇本中偶爾出現一些違背角色智慧設定的決策,削弱了路化的說服力。
電影節奏也顯得不穩定,加上觀眾定位模糊,讓整體觀影體驗略顯混亂。片頭播放約翰威廉斯1970年代經典配樂雖然喚起懷舊情懷,卻也難免讓人將其與過往版本做比較,使本片的新風格難以脫穎而出。劇情上揉合了《超人:鋼鐵英雄》與《超人前傳》(Smallville)的元素,熟悉卻顯得支離破碎。
儘管如此,導演這次打造的《超人》仍堪稱目前最貼近漫畫原著的一次改編。電影的基調是本片最大亮點——色彩鮮明、風格狂野、充滿樂趣又帶有幻想氛圍,大膽擁抱DC世界的異想天開,為未來引入更多奇特角色與故事打開大門。
這部《超人》並非爛片,也絕不無聊。它以十足的活力與視覺魅力,為DC新時代揭開序幕。然而當片尾字幕升起時,觀眾可能仍會感到些許空虛。連片尾彩蛋——這個超級英雄電影的標配——也未能帶來太多驚喜。
不過,《超人》是有趣的,更重要的是,它充滿希望。它成功掌握了這位角色的核心精神,也為DC電影宇宙定下了令人期待的基調,即使這次的個人獨立作品尚未達到傳奇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S」標誌的新設計,酷似漫畫大作《Kingdom Come》中亞歷克斯羅斯的版本,或許暗示著DC將開啟一場大膽且嶄新的未來事件電影。如果真是如此,那對於投入這段新旅程的粉絲而言,將會是一份意外驚喜。
撰文:Captain A1
T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