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人物︱书也移民(下)】移民二代为保存「消失中」的香港文化 不惜奔波加港为北美港人送书
【人物专访】书,记载了知识,也记载了离散的轨迹。
上一个专题(见【非常人物︱书也移民(上)】),我们探讨了 90 年代多伦多中文书业黄金期,当时「港版书」卖到「断市」,「解乡愁」成为了当时需求。
但随着互联网兴起,纸本书业被时代淘汰。正当多伦多独立中文书店式微之际,回流加拿大港人 Sandra 毅然放弃香港教师「铁饭碗」,选择回到多伦多追求「书店梦」。2019 年后,新一波香港人移民潮兴起;眼见在加港人对中文书的需求,甚至部分书籍在香港「消失」,为保存文化,Sandra 不惜奔波加港两地,为在加港人代购「送书」。
加拿大港人 Sandra 毅然放弃香港教师「铁饭碗」,于 2021 年回流多伦多,并于翌年追逐「书店梦」。(何逸蓓摄)
保存香港文化︰书不应被筛选
书店售卖不少香港主题书籍,部分是香港「消失」书籍。(何逸蓓摄)
店内有售 2014 年香港社运图辑。(何逸蓓摄)
店内售卖「港式桌游」,包括「谭仔姐姐」和「香港街市」。(何逸蓓摄)
甫进书店,不足百呎空间,长桌上横列著大大小小的香港书籍,包括社运图辑、翻译著作及旧香港纪录等;不难发现,部分书籍在香港正在「消失」;两侧书架亦放有广东话书、繁体字儿童绘本等,「港式桌游」如「谭仔姐姐」、「香港街市」等,一应俱全。
这就是 Sandra 在万锦市一个细小空间创立的港人书店,名为「Book Treasures」。命名之故,是希望读者能明白到书的「宝藏」——那珍贵的香港文化价值。「你见到我哋系选取多啲香港主题书,甚至乎有啲书连返到香港,都买唔到嘅书,我哋都会选取过嚟。」
比起 90 年代的中文书店,这 2022 年后开的书店,似乎有「禁书」味道,但 Sandra 强调甚么书都入,「点解你话会拣呢啲书呢?好似所谓敏感啲嘅书,我哋唔系想标榜自己『我哋好勇敢』,而系我哋嘅理念系,书唔应该被筛选。」
Sandra认为,书不应被筛选。(何逸蓓摄)
店内售卖繁体字儿童教材、广东话书。(何逸蓓摄)
移民二代的「书店梦」
事实上,Sandra 是独立书店「初哥」。1989 年六四事件后,便随父母移民多伦多;当时,不情不愿离开香港。在多伦多的童年,她总是对中文书爱不释手,不但向妈妈「扭计」嚷着要买,还经常流连图书馆阅读亦舒的小说。
后来,大学毕业后,转到英国修读教育硕士;其后返回香港任职中学教师,一教便十年。虽然生活美满,组织家庭育有两个孩子,但她心底有一个「书店梦」——眼见香港大型书店 Page One 的成功,她希望开一间文化气息浓厚的独立书店,只可惜香港租金昂贵,「开书店系我梦想,但我冇谂过会离开教书嘅职位,觉得(开书店)永远系达成唔到嘅梦想。」
2019 年后,香港政局急变。为了下一代未来,Sandra 人生第二次「移民」,回到多伦多。(何逸蓓摄)
正当以为拥有自由的寸土,教师「铁饭碗」会一直做下去;谁会预料到,香港政局急变,红线压力下的前线教师陆续离开。兼任母亲角色的 Sandra,为了下一代的教育,决定带小孩离开,一如办书店的初衷,孩子前途不应「被筛选、选择」。
「我会觉得生活上嘅嘢已经被挑选咗,或者筛选咗嘅时候,你觉得你唔讲,就等于你系活得自由,你就会觉得呢个系幸福地方,我觉得系有啲荒谬。」
如是者,Sandra 2021年回到多伦多。第二次移民,她选择了追梦,在到埗翌年于万锦市开设独立中文书店。「我既然离开咗香港,呢个等于系我 restart(重启)嘅一个机会。既然好似有少少原因,令我有机会 restart,我就将呢件事重新嚟过,再编划过自己嘅人生。」
尽管是一间书店,店内却有售加拿大港人秘制的调味料。(何逸蓓摄)
店内亦有售令港人会心微笑的咖啡粉,「唔驶急,最紧要快!」。(何逸蓓摄)
代购直送香港书
一切由零学起,由订书、运输到定价,有别「铁饭碗」的稳定,Sandra 花上劳力、不定时处理生意琐碎,偶尔在夜深时份,与亚洲地区书商通电话;日间则在开设的学习中心教广东话,帮补书店收入。
Sandra不时在加拿大香港人市集开「流动书店」。(受访者提供)
有别传统书店做法,Sandra 最突破之处,是为在加港人代购香港书籍,甚至直送上门。只要移民港人报上书单,书店便会报价,客人可考虑后选购图书。在大多伦多地区,Sandra 与同事会驾车亲自送货,偶尔也在香港人市集做「流动书店」;远至温哥华地区,她们会搬动逾 20 公斤、装满书本的行李,直送书本。
「依家开始多人认识咗我哋之后,其实都好多不同地方,唔系净系多伦多,好多不同地方嘅人同我哋买紧书。美国啦、温哥华啦、魁北克啦、Calgary(卡加利)啦,呢啲(地方)比起多伦多,佢哋更加冇书店。」
虽然网店盛行,但 Sandra 强调开实体书店的初心,「你孭住个租金,系一个挑战嚟嘅,但我相信开一间实店,同你做一间网店,𠮶个感觉永远都会唔同。」就是「亲眼见到、摸到、揭到啲书」,「我想一本实体书系存在嘅,有个存在感」。
传承香港文化?
Sandra 的「流动书店」吸引不同年纪的在加港人,无论大人、小孩,都停驻在书摊前选购图书。(何逸蓓摄)
她忆述,一次香港人市集活动中,有老华侨翻揭她们的书籍,却眼泛泪光,明言「多谢你入返啲香港书」。事后才知道,原来书中照片是他曾在香港接触过的唐楼、街道,只可惜现已拆掉,「对佢哋嚟讲,系好大嘅感受。」
正当独立中文书店式微,以至香港文化的褪色,作为剩余传承文化的堡垒,她希望书店能在时代站稳阵脚,「我资金唔多,唔可以买好多书过嚟,但希望作者出嘅书系买得到、支持到,佢哋出书唔简单。」
Book Treasures
营业时间︰周一至六 11am-7pm;周日 11am-5:30pm
地址︰朗豪坊,8333 Kennedy Road, Unit 2001, Markham, ON
采访、摄影︰何逸蓓
相关报道︰【非常人物︱书也移民(上)】91岁三益书店「书二代」萧常广 亲述父亲战前开书店历史 97前移民多伦多重开书店藏百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