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冰-專欄
2025-09-05 13:45:29

【专栏/华裔家长Jasmine有话说 081】我似乎找到了长胖的原因

【专栏/华裔家长Jasmine有话说 081】回中国一趟,重了三公斤。虽然预料到这个后果,还是有些沮丧。

我不免想推卸责任。我心想,这一个月,热得汗水自动淌,而且又没躺在家里,而是东奔西走,爬山涉水,寻幽探秘,走亲访友,一天也没闲著。何况我很小心,中午吃「大餐」,晚上就断食,就是怕长胖。可是还是长胖了。

必须只能让中国菜背锅,尤其我家乡华南地区的菜。

列举一下菜名:爆炒肥肠,梅菜扣肉,蒜蓉排骨,剁椒鱼头,青椒土鸡,酸辣鸡杂,农家小炒肉,孜然牛肉……再加上一锅煮百样的黄油老火锅!哪一样不是重油重盐重口味?哪一样不是让人长胖的?

还有碳水。平时不吃碳水的我,回国怎么可能不吃粉面?就冲著怀旧和乡愁也要吃的。碳水一开吃,越吃越想吃。我在晕饭的昏沈中体验到头脑迷糊的「快感」,就和酒精带来的感觉一模一样。

但是我虽然胖了,我看到的中国人也不胖啊。

体制内的和口袋里有钱的,当然不胖,而且风度翩翩,就和美国的中产一样。但是街头商贩,的士司机,打工人,也不胖。这一点和美国不一样。

倒是我几个亲戚的孩子体型令我心惊,二十岁上下的孩子,那么「魁梧」。到他们吃饭时点外卖,叫大份的肯德基,我家不喜欢吃中餐的小朋友也跟着吃了几顿,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我想起去年带小朋友去美国玩时他观察到的现象。美国人「胖」,当然只能算刻板印象。但是小朋友的眼睛,不巧证实了这一刻板印象并非空穴来风。

美国人胖的,当然只是满大街的「老百姓」。美国老百姓随便做份工作,就能衣食无忧。但是却也仅仅就是最基本的「衣食无忧」,保证不会挨饿受冻就是了。巧了,刚好满大街都是快餐。各种汉堡三明治披萨汽水,应有尽有,不但方便,而且在老百姓的可负担范围内。于是,「养活」,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一难题,在美国早就轻而易举实现了。

不但实现了,而且超越了。不但养活了,而且养胖了。

所以这到底是人类系统设计出了bug,还是本来就是精英们的解决方案?不得而知。毕竟,这个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平均分配是不可能的。毕竟,人一「晕饭」,脑子就迷糊了。迷糊不要紧,开心就行。「人活着,至紧要就是开心」。这句话是哪部电影的台词来着?我忘了。

但是为「养活了十四亿人」而骄傲的我的母国,胖子还是不多呀。所以我变胖,不能让中国菜背锅。只能怪我自己吃多了。

不但吃多了,而且度假中,没有压力。我似乎又明白了什么。

美国老百姓之所以更胖一些,因为压力小啊。美元统治全世界。全世界人民供应美国人。就这样,美国人还嫌不足,因为人是不会进行横向空间比较,只会进行纵向时间比较的。于是美国人选出特朗普,让全世界人民为美国的问题背锅。

相比之下,我这一个月感受到的家乡,压力无处不在。

年轻人压力大,既找不到工作,也找不到对象,「成家」和「立业」这两件人生大事,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年人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还背了一身债,一天不干活都不行。老年人压力也大,早年底子差,身体频频出问题,为了拿几个免费鸡蛋,做几次免费理疗,不惜掏几千上万,把神奇「治疗仪」请回家。体制内的倒是鲜衣怒马。他们有没有压力?也有的。就不展开说了。

所以大家都一样焦虑,一样紧张,一样奔波,一样操劳。想胖也胖不起来呀。

度假结束回家,生活回到正轨。小朋友天天念:「I miss China」每天好吃好喝好玩的日子,不想念才怪。但是那不是常态。开学了,该收心了。

我想起上学年小朋友经常和我说的一句话:「Why can’t you give me some normal food?」他想吃正常食物,意思就是说,他想吃三明治,披萨,意面,米饭,而我不提供这些他的同学们每天都带的好吃的「正常」食物。

我还是不会常规提供,最多偶尔。继续和小朋友斗智斗勇吧。

斗斗更健康。听说,大码模特巨幅广告牌在美国也不是人人都欣赏。大概率这是真的。

 

撰文:语冰

图片:Pexels

—————————————

作者简介,湖南人,厂矿子弟,移加二十余年。两个孩子的母亲。重构写作者。

———————————————–

T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