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撤电车销售目标合理 计啱条数更利环保
[世道仁心]总理卡尼上周五宣布,取消2026年的电动车强制销售目标。政府不减排了吗?不环保了吗?
其实推动任何政策,当局都必须有清晰的政策思维。即使是推动环保相关措施。如果用倡议者的心态,甚至以站在道德高地的视野去强行实施,到头来也可能只是劳民伤财。
强推明年达标伤经济
根据原本的政策,本国对电动汽车销售要求,为2026年新车销售电动车占比达20%,2030年达60%,2035年100%。
现在距离2030和2035还有一段时间,那就先按下不讨论。但要明年达到20%的要求,按目前的形势,不但难以达标,甚至会对经济造成伤害。
购合规积分益了Tesla
如果一个车厂未能达到20%的要求,政府提供了一个补救办法:购买合规积分(regulatory credits)。
积分哪里买?当然就是向超标汽车制造商购买。在北美,生产电动车不单达标,甚至超标的制造商不多,主要就是特斯拉(Tesla)。特斯拉于2024年度的全球合规积分销售额收益,高达28亿美元,占其全年利润40%。
联邦政府一直大力说服商家到本地设厂;又用不同优惠措施,吸引他们维持甚至发展在本地的工厂,为的就是要保住汽车制造业职位。特斯拉并没在我国设厂,也就是说,在我国设厂的汽车制造商,如果电动车销售业绩不理想,反而要向一个没贡献于本国汽车制造业的厂商给钱。
在现时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汽车关税压力下,各大车厂都已苦苦计数,务求计掂在本国设厂的营运成本和合理利润。政府的电动车销售要求,无疑是百上加斤。
调节比例或推高失业率
如果条数计唔掂,车厂可能就会计另一条数:比例。
政府的要求是整体销售汽车中20%是电动车。如果电动车销售数量增加不了,要提高其比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减少生产燃油车。
按照目前生产状况,要达到政府的20%销售配额,不额外花钱买积分,业界估计要削减90万辆燃油车。撤资减产的后果就是裁员,推高本地汽车工人失业率。
近期数字很骨感
这样计数,太消极了吧!欧洲国家不是做得很好吗?何不积极一点,把电动车销售额推上新高,那不就又达标又环保了吗?!
这种态度很丰满,但近期数字比较骨感。
2025年全国电动车销量一直下跌,到6月,仅占整体汽车销量7.9%,较2024年12月跌近20%,比去年同期更下跌35.2%。
这很大程度上跟各级政府的买车补贴有关。联邦政府的$5,000购买电动车回扣,于一月终止。魁省则将补助从 $7,000减至$4,000,随后又暂停两个月,导致该省本年首季电动车销量暴跌65%。
卑诗省的电动车销量仍领先全国,本年首季的电动车销售占比也只微跌至19.2%。不过,省府的回扣于5月停止,新车经销商协会(New Car Dealers Association)估计,六月份的数字会跌至15%,远低于2024年中的25%。
如果要在短期内催谷电动车销售数量,其中一招就是各级政府重新推出回购补助,甚至加码优惠。问题是,在现时的经济环境下,这是不是政府要重点洒钱的范畴。
与欧地理差别影响车类
望向欧洲,那边的电动车确是比较普及化。英国和法国都已超过20%。但这跟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和基建有关。
我国地大,民众更倾向于轻型卡车、SUV、厢型客货车。在2024 年,轻型车销售中,占比高达 86.6%,而乘用车仅占13.4%。不过在市场上,这些类型的电动车选择较少,而且比较昂贵。
充电配套需求不同
充电设施方面,虽然数字上确是快速增长,截至今年3月,全国约有12,955个公共充电站,合计33,767 充电桩。跟2024年3月相比,增加了 6,586个充电桩,年增长率达 24.2%。
然而,因为地大,只要离开人口较为密集的市区,感觉还是充电配套很不足够。根据洁能顾问公司Dunsky去年修正估算,政府要达成政策目标,全国需要100,520个充电站。
从长计议再推完善政策
从不同角度评估,联邦原定2026年的电动车强制销售目标都难以实现。反对党和业界要求撤销,是合理诉求;卡尼政府决定取消,也是合理之举。
这不等于政府和民众不再思考如何在汽车使用方面,贡献于减排目标,而是当局要从长计议,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方案。
卡尼同时宣布,将启动为期60天、针对整个目标的成本审查。如果之后提出的规划,能就经济、地理、基建,社会环境等各方面作出平衡,推出业界和市场更易于消化的政策,对长远通过零排放汽车普及化迈向减排目标,更有益处。
文:廖长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