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芥花籽太依赖中国市场 一招助推多元发展
[世道仁心]「拓展多元化市场」,可说是近期谈到国际贸易问题时,其中一个最多提出的解决办法。
提出的背景,往往是针对加美关税博弈,因为美国是我国超大贸易伙伴。然而,推动市场多元化策略,不一定只针对美国;而且要拓展的也不只是海外市场,也可以是工业范畴。
我国乃全球最大生产国
中国于本月中宣布,对我国芥花籽(canola)进口征收75.8%反倾销税,这对本地农民带来严重冲击。
我国是全球芥花籽最大生产国,2024年占国际市场总额约23%。根据加拿大全球事务部的数字,芥花籽是国内第二大种植面积的农作物,每年种植面积逾2,100万英亩,为农场带来129 亿元现金收入。
我国芥花籽输往世界各地,但最大出口市场是中国,2024年出口总量达 590万吨,占总出口量67% 。很明显,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靠其他市场一时难补损失
虽然加拿大全球事务部的声明表示,本年我国对欧盟、阿联酋、日本和墨西哥等市场的出口已有所增加,但要做到大幅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估计仍有相当距离。
去年,我国芥花籽出口市场,排在中国之后的是日本和墨西哥,两国都是继中国之后,全球最大芥花籽进口国。日本的需求稳定,但只占我国出口总额约11%;墨西哥需求有上升趋势,但仅占7%。
再加上来自如澳洲、乌克兰等其他芥花籽出口大国的竞争,要通过增加向其他国家出口弥补所有损失的中国市场份额,并非那么简单。
洁能市场有得做
然而,市场多元化,不一定只看国外巿场,也可以是其他工业领域。
面对中国的挑战,加拿大芥花籽协会(Canola Council of Canada)向渥太华提出,政府鼓励进口回收食用油的做法,不一定有助环保,却间接让外国业者占据清洁燃料市场。
进口回收食用油可用于再生柴油(Renewable Diesel)。再生柴油是一种由生物质原料制成的清洁燃料,跟传统柴油化学性质相近,可直接替代使用。
由于《清洁燃料法规》(Clean Fuel Regulations)给予较高的低碳评分,令进口回收食用油成为制造再生柴油的热门原料。
禁掺假食用油䆁放产能
进口回收食用油主要来自亚洲,但近年研究发现,部分回收食用油掺假,混入了棕榈油。由于棕榈油生产与东南亚砍伐森林活动有关,严重破坏生态。去年,美国已有跨党派参议员要求彻查。欧盟更通过法例,严禁来源于砍伐森林地区的商品(包括棕榈油)进入欧盟市场。
用芥花籽所提炼的油,可取代进口回收食用油,成为更稳定高质再生柴油原料。加拿大油籽加工商协会(Canadian Oilseed Processors Association) 估计,若限制进口食用油入口,将可使约250万吨芥花籽重新导入国内再生柴油生产,相当于2024年出口至中国总量的42%。
加拿大已有多个新建或扩建的芥花籽压榨与再生柴油设施,预计可处理大量芥花籽原料。
卡尼政府强调要把我国打造成能源大国,协助芥花籽导入再生柴油,不但能让业界摆脱过分倚赖中国市场的困局,又能推动发展符合欧盟与北美严格环保标准的高质素洁净能源,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