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長仁-專欄
2025-03-24 13:08:07

【评论】大选不是追星 别被口号形象牵着走

【世道仁心】常言道:在民主社会,人民才是当家作主的。要把这个动听的口号落实,一大关键就是把握竞选过程,认真检视各政党的政纲,审慎运用手上一票。一日未见具体政纲,都不要向任何候选人投以追星般的热情。

博励治不能只做重炮手

在过去近两年时间,杜鲁多领导下的自由党政府民望下泻。保守党满满躺着也能赢的气势,党领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淋漓尽致地发挥其重炮手的本领,不时炮轰小杜。

作为反对党,大力监察批评政府,并无不可,也是政党政治的重要功能。然而,大选战幔拉开,特别在目前与美国关系风雨飘摇的背景下,博励治必须放下反对党领袖的角色,展现自己是国家领导人的材料。

例如,新总理卡尼(Mark Carney)一上任就拿掉消费者碳税,保守党「Axe The Tax」的口号不再能叫得那么响了,但调整选举策略,是保守党自家的问题。选民要看清楚的是,除了砍掉碳税,保守党在发展能源政策方面交出什么政纲,逐步令我国能源市场多元化;在开发能源与保护环境之间取得平衡;让政府对能源业的支持有效地转化为工作职位。

卡尼一定做得好呢份工?

自由党的卡尼,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下,配合其耀眼履历所衬托出很会搞经济的形象,风头一时无两。

卡尼的形象,主要来自他在金融经济领域的背景。2003年,他离开工作了13年的高盛,到加拿大央行任副行长。2004年加入联邦财政部任高级助理副部长。2007年,获任命为央行行长。2013年获邀任英伦银行行长。

这些背景,对处理经济和关税挑战,肯定有帮助;但是否等于他一定能做好总理这份工?又未必。

卡尼的领英(LinkedIn)职业社交平台的简介写道,他作为行长,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引领加拿大度过了现代史上其中一段最动荡的经济时期,「保护了就业机会,并帮助确保加拿大以更强劲的姿态走出危机」。

经济好手形象的輭肋

当年任财长的,是被誉为我国史上其中一位最好的财长弗莱厄蒂(Jim Flaherty)。哈珀指出,「卡尼的经验并不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对加拿大经济的日常管理」,认为他「试图为当时跟他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系的事情邀功」,是在「消遣已故的弗莱厄蒂」,「但我要说得非常清楚: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做出艰难决策的人是弗莱厄蒂」。

哈珀的批评,基本上是公允的。

想一下现在主力应对美国关税挑战,制定经济政策的,是现任行长麦克伦(Tiff Macklem)吗?明显不是。央行处理的主要是货币相关政策。当年制定各种经济政策、保护就业、度过动荡经济时期的,不是行长卡尼,而是财长弗莱厄蒂。

卡尼的经验,倾向金融货币,在财政部的工作也属技术官僚,主要职务不是制定经济政策。这些经验,对应对经济问题,当然有帮助;但作为总理和制定政策者的功力如何,其实未知,因为制定经济政策涉及相当复杂的政治考量,这方面他明显比较薄弱。

强硬环保主张或碍能源业

又以能源政策做例子。拿掉本就不受欢迎消费者碳税,不是艰难的决定;但究竟卡尼的能源政策有什么具体内容,例如消费者碳税的收入会否转到商业碳税转个弯又落到消费者身上,才是选民需要关注的重点。

卡尼卸任英伦行长后,担任联合国气候行动和气候融资问题特使,主张全球「必须在2030年前实现减碳排放约50%」。他创立的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拉拢银行和投资机构排除原油和天然气等项目融资,令化石能源产品更加昂贵,从而提高低碳替代品的竞争力。

抱有这种环保理念,不代表不可能制定有效的能源政策推动经济。选民作出判断的方法,就是看他能否给出具体可行、能摆平各省政府诉求、取信于能源业界的政纲。

细心观察作合理抉择

在未来数周,各政党党领都会出尽浑身解数,建立我才是「最佳总理人选」的形象;同时为政敌订造可恶的造型。卡尼肯定力图把博励治塑造为「加版侵侵」;博励治则指卡尼为「蒙面小杜」。

但选民必须明白,通过选举产生政府不是推举「我最喜爱歌手」,用不着投以追星级数的热情,也无需把其他候选人踩到一文不值,而是先冷静了解政党政纲,再作出一个你认为最合理的抉择。

文:廖长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