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仁心】保守党领博励治上周接受《多伦多太阳报》一评论员专访时,再次扬言「很快」(very quick)会削掉对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资助。在过去好一段时间,保守派阵营都对CBC很感冒,认为CBC偏帮左翼。
但同时需要了解的问题是:完全削掉对CBC的资助,将对加拿大社会带来什么损失?
认为CBC偏向左翼阵营,并非新观点,例如早在2002年COMPAS民调公司的报告显示,自称左翼人士观看CBC新闻的倾向,约为自称中间派的两倍;支持新民主党选民观看CBC的倾向,较支持保守党阵营的超过两倍。博励治去年4月,也曾贴指CBC是「杜鲁多的政治宣传,不是新闻」。
政府不可干涉新闻编采
政府拨款资助公共广播,并非加国独有,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2022/23年度收入,65%(57.3亿英镑)来自政府资助,其余来自广告及其他收益。CBC是公营机构,但非政府全资,其2022/23年度收入,近七成(13亿加元)来自政府资助。
在自由民主社会,传媒机构获政府资助,并不等于政府可干涉新闻编采。我国《广播法》(Broadcasting Act)列明:「广播事业单位及创作者享有的表达自由以及新闻、创作和制作节目的独立性。」
政府资助公共广播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篇幅所限,不妨回顾历史,了解一下为何政府当初会成立CBC。
抗衡美国文化影响
1928年12月,属自由党的总理麦肯齐·金(Mackenzie King)指示成立艾尔德委员会(Aird Commission),就联邦广播政策提交报告。
委员会于1929年建议成立全国广播网络,以抗衡美国无线电广播的影响力。
1932年,时任保守党总理班奈特(R.B Bennett )表示:「我们将向美国表明,加拿大不是其附属」,并指「如果运用得当,广播可以成为一项极具效力的国家建设工具」。班奈特遂成立加拿大广播委员会(CRBC),即CBC的前身。
1936年,在下议院所有政党的支持下,正式成立CBC。
促进国家意识及身份认同
从CBC的成立可了解到,从消极的角度看,是要抗衡美国巨大的文化影响力;从积极方面看,是要巩固加拿大的文化发展。所以《广播法》规定,CBC必须「提供多样化的节目内容,旨在传递资讯、启迪并娱乐大众」,节目「以加拿大内容为主,并具有鲜明的加拿大特色」;「向全国及各地观众展示加拿大及其各地区的特色,同时满足这些地区的特殊需求」;「促进共同的国家意识和身份认同」。
民众倾向支持继续运作
由麦基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的传媒、科技及民主中心(Centre for Media, Technology and Democracy)于10月23日所公布的全国民调显示,如能处理令人垢病之处,78%受访者希望CBC能继续,但至于主要问题是什么,则未有公识,例如是否太woke太左?27%同意,31%不同意;报道偏颇?31%同意,30%不同意。
对于如何处理CBC的预算,57% 表示增加或维持资助。即使在保守党支持者中,更倾向于增加或维持资助的,也有47%。
至于在社交媒体兴起的数码时代,像 CBC这种大型公共服务媒体机构是否仍然重要,79% 受访者认为跟以前一样重要或更重要。
别用简单标签为判断基础
在日渐分化对立的氛围中,只抓住部分新闻节目,以「倾左」、「倾右」标签作判断,并非检讨CBC最明智的方法。认为反正有其他渠道获得资讯, CBC并没有特殊价值,也忽略了其文化功能。
了解过CBC成立的宗旨和功能,我们要问的是:CBC整体是否仍然发挥巩固本地文化和促进身份认同的功能?在目前严峻的经营环境下,完全削掉资助,CBC能否继续发挥应有功能?如果CBC不能再继续,是否有本地媒体能承接制作具有加拿大特色、照顾到各地区需要的节目,还是再无抗衡美国文化影响力的媒体网络?如果认为CBC财政管理不善,当局能否制定具约束力的规范?全面削资,是不是对加拿大社会最有利的做法?
文: 独立时事评论员 廖长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