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必讀
2025-09-19 08:02:57

大肠癌|男子血便半年误当擦伤 求医揭大肠癌肿瘤塞爆肠 医生拆解3大警号

大肠癌是香港第2大致命癌症杀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其实大肠癌的中晚期警号相当明显,不过有医生分享,有患者会选择性忽视明显大肠癌症状,即使出现血便半年仍当「擦伤」或饮食造成,无视患癌警号,发现时已属大肠癌晚期。

男子血便半年误当擦伤 求医揭大肠癌肿瘤塞爆肠

胃肠肝胆科医生林相宏近日在个人Facebook专页分享案例指,一位45岁男病人已经出现大便不成形、排便出血等症状半年,却始终认为只是因为与自己睡不好、压力大、爱吃刺激食物有关。即使过他曾接受粪便潜血检查,结果呈现阳性反应,对血便的症状也认为只是「检查擦伤」,完全无视患上大肠癌的可能性。

男子直至半年后因为严重肚痛而求医,经大肠镜检查发现,不但证实男子患上大肠癌,而且大肠癌肿瘤更已几乎塞住肠道,病情已属大肠癌晚期。

血便明显以为生痔疮?3大临床症状勿忽视

林医生提醒,很多上班族都是「鸵鸟心态」,硬是把血便、腹痛归咎于是压力太大、生活习惯,而不会警觉可能患癌。他强调,一旦出现以下典型大肠癌临床症状,往往代表肿瘤已经存在:

大肠癌3大症状勿忽视:

  1. 血便
  2. 排便习惯改变
  3. 「里急后重」感觉,即有便意却排不干净

林医生表示,据临床统计,出现大肠癌症状才检查时,有6成以上已属大肠癌第3、4期,因此很多年轻人发现患病时已偏晚期。想预防大肠癌,除了戒烟及戒酒之外,林医生建议饮食上要少吃以下3类食物:

  1. 油炸食物
  2. 红肉
  3. 加工品

出现甚么征兆恐患大肠癌?

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资料显示,大肠癌是香港第大3常见癌症,在致命癌症中则排第2位。在2022年,录得5,190宗大肠癌新症,同期有2,270宗大肠癌死亡个案。早期的大肠癌或全无症状,但有一些较常见的征状与排便习惯改变有关。

与排便有关的症状

  • 持续便秘或腹泻、大便后仍有便意
  • 大便带血、呈黑色、带黏液或直肠出血;粪便呈幼条状

其他症状

  • 无故体重下降、下腹不适(腹部发胀、肠绞痛)、手脚冰冷
  • 疲倦、心跳加速、气喘、面色苍白、头晕等

甚么人易患大肠癌?

癌症网上资源中心又提醒,健康生活模式与定期筛查,有助预防与提早发现大肠癌,以下5类人有较高风险罹患大肠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 饮食中的纤维含量不足、进食大量红肉和加工肉食、缺乏体能活动、肥胖、饮酒和吸烟。
  • 带有遗传性的肠病,例如「家族性大肠腺瘜肉病」或「连氏综合症」。
  • 大肠长期发炎,例如患有「溃疡性结肠炎」。
  • 过往有大肠瘜肉。
  • 有大肠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亲属(即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

T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