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支援失智患者服务严重落后 妇人等足5年方确诊脑退化
【星岛综合报道】最新报告揭示,全国对失智症患者的支援系统严重落后,患者平均需等候21至28个月方可确诊,远长于癌症或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时间。
报告指,本国目前未有统一失智症照护路线,患者与照顾者被迫穿梭于医疗体系与轮候名单之间,难以获得适切支援。
失智症(或称脑退化症,认知障碍症,Dementia),是加拿大十大主要死因之一。随着人口老化,预料未来五年内,加拿大患有此症的人数将由77万增至近100万。失智症是一组由多种潜在病因引发的症状,主要特征为认知能力退化,其中以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最为常见。
现年66岁、居于咸美顿市的Phyllis Fehr,48岁时已出现记忆与专注力问题,却花了五年才获确诊阿兹海默症。她忆述确诊当日,医生对她置若罔闻,转向其丈夫说:「等到她连衣服都不会自己穿,你再带她过来。」
Phyllis Fehr
报告由加拿大大脑健康研究机构(Brainwell Institute)发表,标题为《Mind the Gap — Closing the Care Divide for Canadians with Dementia》,直指本国在预防、诊断、护理及临终关怀等方面,全面落后于G7其他成员国,甚至直至2019年才推出首份全国失智症策略。
年轻患者遭忽视 照顾者承受沉重压力
失智症不止影响长者,不少中年患者亦陷困局。
报告指,年轻患者常遭医生质疑病情,经年转介至多名专科医生仍未确诊,错过治疗黄金期。
专家指出,前线医护对相关病征认识不足,是延误诊断的主因。
同样受苦的,还有照顾者。照顾者大多为女性亲属,不少人须辞职或放弃事业全职照顾亲人,导致家庭经济陷入困境。
例如有女士曾任餐饮业,在父亲58岁确诊后,放弃事业转任照顾者,家人其后更被迫卖屋应付支出。
确诊后仍须自救 政府支援缺失
Fehr称,确诊后等了五年才能接受语言及认知治疗,大多康复与保健计划亦须靠她自行寻找与安排。
虽然Fehr凭健康饮食与持续社交活动维持清醒状态,但对于需靠自救才能维生的医疗体系深感无奈。
她指出,与癌症或中风患者相比,失智症患者未有明确的治疗路径,例如职业治疗、语言训练与物理治疗等皆需四处奔走,缺乏统筹。
报告促成立全国统筹机构
报告建议,加拿大应设立全国失智症实施计划与中央协调机构,设下可衡量目标、追踪进度,并提供长远资金,令全国支援更一致。
报告数据一览:
- 仅41%家庭医生表示有信心诊断失智症。
- 1/3患者首次确诊在急症室,经常因危机事件入院。
- 2024年仅47%照顾者认为可继续照顾病人(2020年为57%)。
- 仅39%失智患者获得宁养服务(癌症患者为77%)。
- 约43%因缺乏社区照护,被迫提早入住护老院。
- 失智照护每年对加国造成总体经济负担达约400亿加元,其中包括照顾者损失工时(估计每年250亿)及政府与家庭开支。
- 在预防、诊断、护理及临终关怀等方面,加拿大在12个类似经济体中排名第七。
(图:TorontoStar)T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