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埗......】天才「自闭童」不擅社交 华人家长怎么办?
【星岛报道】非牟利服务机构「智爱中心」(Cherish Integrated Services)坐落多伦多万锦市(Markham),是多伦多少数针对华裔特殊需要的服务机构。有华人家长接受加拿大《星岛网》访问表示,由于语言隔阂,不少华人家长初到埗异地,会偏向寻求华语机构求助;但在华人圈子里,亦有部分较保守的家长,视「特殊需要」为「禁忌」,拒绝带子女到中心「治疗」。
采访及摄影:特约记者何逸蓓
Alvin自3岁起确诊轻度自闭症,他有超于常人的数理能力及记忆力,惟确诊初时有社交障碍。于是,妈妈带他到华语特殊服务中心求助。(何逸蓓摄)
天才童不善社交 接受言语治疗后乐表达
7岁患有轻度自闭症的Alvin,自3岁起便确诊为「高功能」自闭症。他有超于常人的记忆力和数理能力,例如现时只读Grade 2的他,已懂得数学乘法「四位数乘四位数」;自2岁多起,亦懂得26个英文字母「倒转背」。
Alvin妈妈得知儿子确诊为「高功能」自闭症,她从医生处知道「6岁前是治疗黄金期」,于是妈妈带儿子到特殊需要服务机构,进行行为治疗。
智爱中心导师Monica表示,不少特殊需要儿童的华人家长,初到埗加国时,有语言隔阂,于是寻求华语机构求肋。除了社交训练,亦会培养特殊需要儿童的兴趣。(何逸蓓摄)
可是,Alvin确诊初时,有社交障碍,并不善于表达自己。他的妈妈透露,儿子3岁时「不懂说话,不懂开口」、「呼叫名字不会回应你」;除了语言迟缓,也不时情绪不稳,令妈妈感徬徨和无奈。
但妈妈从医生得知,儿子「6岁前是治疗黄金期」,于是妈妈带儿子到特殊需要服务机构,进行行为治疗。起初,妈妈是带他到英语为主的服务机构;但由于语言隔阂,来自广东珠海的她不善英语交流,最终她转了选择华语服务机构。经4年言语治疗,Alvin现在乐于表达自己,妈妈也学懂了如何与儿子沟通。
智爱中心设「训练室」,进行「一对一」辅导。(何逸蓓摄)
Alvin在自学情况下,懂得11位数字加减法。(Alvin妈妈供相)
Alvin喜欢创作,画下多幅作品。(Alvin妈妈供相)
辅导Alvin的智爱中心导师Monica表示,不少华人家长,由于语言障碍,不擅长英语交流,于是寻求华语服务机构。针对自闭症儿童不善社交问题,她辅导时会加插「认识新朋友」环节,透过与其他小朋友互动,打破「不敢说话」的心理关口,亦会培训他们生活技能和兴趣。
Alvin透过观看Youtube影片,自学其他国家语言,图为Alvin的笔记。(Alvin妈妈供相)
Alvin懂得倒背英文字母。图为Alvin对英文字母的创作。(Alvin妈妈供相)
华人家长视「特殊需要」为「禁忌」
然而,在华人文化中,不少华人家长会认为,「特殊需要」是一种「禁忌」。Alvin妈妈补充,她身边有认识的华人家长,思想较保守,认为「自闭症」是一宗「丑事」,因此拒绝带子女到中心接受行为治疗,甚至认为子女在中心接触其他自闭症儿童,会「学坏」拍枱、大叫等行动。但她认为,这是错误想法,在中心反而可获得纠正。
智爱中心行政总监梁敏仪认为,特殊需要儿童的行为问题,若未获适当治疗或纠纷,或会恶化行为问题。惟社区上「隐蔽性」问题普遍,他们未有特别寻求服务;建议家长适时求助。
Alvin十分活泼好动,在中心投入不同类型活动。(Alvin妈妈供相)
Alvin在智爱中心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Alvin妈妈供相)
T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