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㓥房户」辛酸有谁知 单亲母感自卑谢绝访客
【星岛综合报道】民调机构Angus Reid于去年6月进行的调查发现,卑诗省有78%租户表示,现在比两年前更难以维持生计,比率为全国最高。
调查也显示,56%的租户表示交租有困难,并且财务拮据。
Rentals.ca和Urbanation于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加拿大有52%的租户把超过30%的收入用于房租。
自制「㓥房」在温哥华渐趋普遍,租客靠窗帘、拉杆或折叠式屏风,来间隔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生活并不好过。
据Daily Hive报道,44岁的艾玛 (Emma) 和她9岁的儿子住在基斯兰奴 (Kitsilano) 区的一房住宅单位,他们一直睡在一个房间。
在儿子到了3岁时,她希望两人可以分房睡,但那时外面的租金已高得令这计划不可行。她只好自行想办法在狭小的空间里提供一些私隐。
她说:「我什么办法都试过了。宜家的窗帘、拉杆、折叠式隔间,但效果都不能长久,我为了装天花板轨道还赔了按金。最后,换来的只是床头的天花板上剩下一个洞。」
艾玛表示:「我跟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一起做事,这是一份不得不干的工作,但我实在负担不起两房单位而同时给儿子餬口。」
她很想摆脱挥之不去的自卑感。「有好几年我都不让儿子邀请朋友来家里玩,但后来我听到另一位母亲说,她的孩子是睡在客厅的沙发床的。这让我知道,并非只有我是这样。」
她笑着说:「我的窗帘可能会说:『你44岁了,快去找个能帮你交租的男人吧。』」
莱莉 (Riley Armstrong) 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她在2017年从安省搬到温哥华,跟姐姐在缅街 (Main St.) 夹第十四街 (14th St.) 附近合租了一个一房单位。房租约1,400元,她支付500到600元,睡在客厅,姐姐负担余额,占用了睡房。
莱莉当时有全职工作,且常常出差,所以这种安排还可以接受。「这让我们的关系更亲密了。我们从姐妹变成了闺密。」
然而,她也感到缺乏私隐,而且没有空调,只得噪音。「只在她住的睡房才有空调,晚上有时实在难受。」
她在离开了温哥华一段日子后回来,发觉这里的情况几乎没有任何改善,为此感到震惊。
她说:「我还是看到同样的租盘,单位的客厅用窗帘隔间出空间招租,人们只能勉强活下去。」
如今,她和猫咪住在一个狭小的开放式单位,终于第一次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地方。
住在市中心西端的丹妮尔 (Danielle Gostkowska) 的情况不遑多让,她在该区的一个单位住了十多年。
她拥有大学学位和稳定的工作,房租每月1,145元,以温哥华市中心的标准来说,算是便宜。
但是,未完全清还的学费贷款、信用债务和高昂的生活开支,使她无法独居。
她用窗帘把客厅间出房间,然后租了出去。
在为期两年的时间,她先后租过给三、四位租客,全都经过她细心筛选。
不过,她最终还是决定取回自己的私隐权。「我并非不擅长与人同住。我只是想要再次独自生活,我快40岁了,实在不想到了这把年纪还要那样和别人合住。」
她现在回复了独居生活,但未必可以维持下去。
她说:「我的房东每年都会把租金加到最尽,而且住在这大厦的人都知道,他去世后,其家人就会把房子卖掉。」
研究机构房屋平衡供应 (Balanced Supply of Housing) 最近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2016至2021年期间,卑诗省有10.5%的租户曾被业主下驱客令,比率为全国最高。
图:Danielle Gostkowska
V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