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港人特殊通道」不再特殊 對救生艇關閘後申請永居者有何影響?
【星島記者黃憶欣報道】加拿大移民部(IRCC)於6月底更新官方網站內容,將「香港人特殊通道」(Hong Kong residents in Canada,俗稱「救生艇計劃」),自「人道與恩恤」(Refugees and other vulnerable people)類別,改為「工作基礎移民項目」(Work-Based Immigration Program)類別,令不少申請人感到困惑和擔憂。
雖然星島記者已向移民部查詢,獲得答案是「沒有改變」,國會議員關慧貞也獲得移民部回覆澄清說實際上「沒有改動」,「香港人特殊通道」仍在「人道與恩恤」類別,但移民部此舉也引起廣泛討論,是否將「救生艇計劃」移民來加拿大者改列入經濟類別會更好?
有目前正在累計工作時數要求才能遞交永居申請者對星島記者說,擔心移民部收緊門檻,令他們需要跟上其他經濟類移民條件;也有已經送件申請永久居民身份(PR)者也問,等候PR時間是否會再推遲?
加拿大前移民法官、順達移民集團總裁江文珊表示,關於移民部將「救生艇計劃」歸類為「經濟類別一一工作基礎移民項目」,這樣的調整確實容易引起誤解。她說,雖然移民部表示政策內容並未改變,仍屬於「人道同情及其他類別」(H&C and other),但網站上的分類變動,
江文珊認為,政府在這類分類更新時,
加曉國際總裁、持牌移民顧問蕭晉則表示,「如果」將「救生艇計劃」由原本的臨時庇護或人道主義類別,正式歸入到經濟類移民,這無疑代表加拿大政府對港人移民的「正常化」和制度化。從政策角度來看,這是一種肯定與接納,也意味著更高的透明度與長期穩定性。
加拿大前移民法官江文珊(左)、持牌移民顧問蕭晉(右)表達對港人特殊通道申請PR者的關切。受訪者提供
- 【相關新聞】移民部覆《星島網》:申請移民類別沒有改變 永居申請至少需等17個月
- 【相關新聞】「救生艇計劃」改列工作基礎移民類別?關慧貞查覆澄清移民部網頁誤會
- 【星島獨家】港人救生艇 Stream B計算工時有彈性?在野黨影子移民部長有話說
基於「救生艇計劃」在2025年2月7日關閘,目前早期「登船」者或已取得PR身份,或已經遞出申請;後期有Stream A透過就讀加國大專院校學程、Stream B還在努力累積工作時數者,都必須在2026年8月31日申請PR的「最後大限」前完成所有條件。
蕭晉表示,政策隨時會調整。在過去救生艇政策下,港人享有某種程度上的「優先或簡化程序」;現今納入經濟類移民類別,例如EE快速通道、PNP省提名等,就必須符合普遍性的評分制度、語言要求、學歷與工作經驗評估,甚至可能面臨抽分的不確定性。她說,「政策的優待淡出,意味著來自香港的申請人需要更早準備、更專業規劃。」
在加拿大新屆政府領導下,移民政策很可能大幅轉向,「救生艇計劃」關閘後的港人如要成功移民到加拿大,也必須選擇加分較高的留學專業、累積本地工作經驗等,尤其在國際學生畢業工簽(PGWP)收緊背景下,合理選擇教育機構與移民途徑變得更為關鍵。
蕭晉認為,香港年輕人原本的語言能力、專業素養普遍都不錯,其實撤除「救生艇」標籤,納入經濟類移民類別,不再依賴特殊身份,長遠來看有其「平權化」的正面意義,讓港人移民更容易被加拿大社會接納,也更具可持續性。
(圖:路透社資料圖片、香港監察官網)
V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