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愛回流迷思被打破 入籍後留下來達93% 某類人卻例外
【星島綜合報道】與一般人的印象相反,大部分新移民視入籍為在加拿大落地生根的象徵,並沒有在取得了公民權的種種便利後便轉身離開。
加拿大統計局在上周五發布的報告中稱:「在有入籍的移民中,他們在移民後的十年內活躍居留於本國的比率,通常超過90%。」
數據更表明,在不同教育水平、英或法語水平、移民年齡和移民類別之間,這比率的差異很小。
研究結果推翻了對移民多以加拿大作為「謀取便利」之途的迷思,這想法認為他們只是利用公民身份獲取加國護照,但無意留下來並與新家鄉保持密切聯繫。
加拿大前公民及多元文化事務總監格里菲夫 (Andrew Griffith) 表示:「這報告在很大程度上推翻了移民獲取公民身份,只是為了獲得更高流動性,以便離開加國尋求機會的說法。」
他續道:「為了『謀取便利』而成為公民的人不如想像中那麼多,事實上,入籍是他們對加拿大作出長期承諾的一種體現。」
加拿大統計局的研究基於移民和報稅數據,檢視了移民在獲取公民身份與在加國「活躍居留」之間的關係。
在2008至2012年間入境、年齡為25至54歲而成為了公民的人當中,有多達93%在十年後仍然活躍於加拿大境內,而在未獲得公民身份的移民中,這一比率僅為67%。
這一比率較以往有上升趨勢,在2003至2007年期間獲接納成為移民的相應群體中,留加公民的比率為91%,而在未獲得公民身份的移民中的比率為58%,這表明近年抵埗的新移民較往者更有可能長期留在加國。
報告內容亦指,來自已發展國家的移民,以及那些需要較長時間才得以成為公民的人,在取得公民身份後離開本國的機會相對較高。
對於那些沒有入籍的移民來說,去與留的抉擇與一些條件和因素有關。擁有碩士或以上學位、懂英或法語,或以經濟移民身份來加的人,十年後仍留在加拿大的比率明顯較低。
加拿大公民研究所 (Institute for Canadian Citizenship) 行政總裁伯恩哈德 (Daniel Bernhard) 分析說:「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擁有較高的流動性,而我們也較傾向選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所以這成為了有關現象的一部分。本國的情況一直在轉變,想要取得成功、置業安居和出人頭地越來越難。大多數人來這裡是為了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如果我們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就會帶著家人和才能離開。」
圖:賓頓市政廳
V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