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百答
2025-09-25 07:59:40

【專訪】移民部回覆星島證逾2.2萬「救生艇」永居申請積壓 團體憂C-2法案雪上加霜

【星島記者郭穎琳採訪】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部(IRCC)回覆星島新聞網查詢時證實,目前約有13,650宗「救生艇計劃」的永久居民申請個案正等候審批,涉及約22,000名港人。有港人團體憂慮聯邦目前審批的C-2法案或會令申請積壓問題帶來更多不確定因素。

移民部:「600個月」為推算數字非實際處理時間  港人團體望公開審批進度

移民部本月初曾向新上任移民部長提交「過渡簡報」時提及「人道及恩恤類別」(H&C)輪候數據,顯示目前整個項目下的永居審批時間由12個月至600個月不等。分類數據亦提到,香港特別移民措施申請至2025年2月底積壓達 21,000宗,但2025年3月至12月可處理的名額只有 1,800個。

星島新聞網早前就相關數字向移民部查詢,當局回應指有關「600個月」的數字是基於今年5月遞交給新任移民部長的《過渡簡報》(Ministerial Transition Binder)的預測,並非即時實際處理時間,而是根據移民目標作出的推算。

4月初卡加利曾舉行三城同步集會,現場有過百名港人參與。

當局亦補充,2025年移民計劃已預留約一萬個名額予「人道及恩恤」類別,政策需要同時應對多項國際承諾與優先事務,除了「救生艇計劃」外,還包括烏克蘭、蘇丹及拉美國家等。

在加港人團體「香港通道聯盟」發言人 Ares Ar 接受星島新聞網訪問時表示,理解聯邦批出的移民名額有限,但目前永居申請處理程序透明度不足,令不少港人無所適從,呼籲移民部公開審批進度。

 

「香港監察」10月初國會辦圓桌會議  「香港通道聯盟」將到場請願

「香港監察」共同創辦人兼信託董事會主席Aileen Calverley 將於10月2日聯同加拿大國會議員、「香港監察」贊助人Shuvaloy Majumdar 在加拿大國會舉辦「救生艇計劃」申請積壓圓桌會議,討論現時申請人面對的挑戰,包括永居申請處理嚴重延誤和可選開放式工作簽證(OOWP)申請被拒等問題。

與此同時,「香港通道聯盟」計劃同日在圓桌會議前在渥太華國會山莊舉行請願集會,讓更多港人可以透過公開請願表達訴求。

9月6日,國會議員區澤光與馬榮錚於列治文舉辦「香港通道計劃研討會」,由香港通道盟與公民協進會協辦。

「香港通道聯盟」9月初曾聯同卑詩省的區澤光、安省的馬榮錚國會議員在卑詩省列治文與亞省卡加利兩地舉行「香港通道計劃研討會」,活動合共超過180名港人出席。會上有不少申請人分享親身經歷,包括因審批延誤影響工作機會、家庭處於不安定狀態等問題。Ares表示,聯盟會把研討會收集到的意見整理成請願書,進一步向政府反映港人關注。

 

臨時身份認受性受質疑   申請公共服務屢遇阻礙

為應對長時間審批情況,加拿大移民部於去年5月27日推出新公共政策,容許已經提交「救生艇計劃」永居申請的申請人延長在加的「臨時身份」(Maintained Status),並可領取新開放式工作簽證,為期五年,以確保等待審批期間可繼續在加生活及工作。

8月30日,約20名港人區澤光議員辦公室會面交流。

Ares直言,「臨時身份」在制度上雖然由聯邦政府批核,但三級政府之間缺乏協調,身份在省府及市府層面卻欠缺認受性,令港人處於「無認受身份」的狀態。

他舉例,醫療保障方面,卑詩省的MSP與安省的OHIP對「臨時身份」的認知度不足,導致部份港人在申請公共醫療服務時被拒;在教育方面,若家庭有子女需要報讀學校,有市府教育局職員在審批時亦因不理解家長身份,而令小朋友的入學手續受阻。

 

C-2 草案授權移民部終止移民申請   團體籲應僅限非法移民

9月6日,「香港通道聯盟」於卡加利聯同「香港監察」及國會議員馬榮錚合辦「香港通道計劃研討會」。

聯邦政府今年6月提交的《C-2法案》(又稱《強化邊境法案》)現時仍然處於國會二讀階段,不少港人關注,當中提到將會立法授權移民部加強控制移民申請,包括擱置及終止待批申請。

Ares批評條文實施範圍過於寬廣,授權移民部控制一詞過於含糊,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港人社群的不安,呼籲聯邦應在法案文件中列明細節,例如相關權力只適用於「非法入境」或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個案,豁免像香港這樣透過合法渠道提交申請的群體。

(圖:香港通道聯盟提供)T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