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雋騫-專欄
2024-05-10 16:07:30

【陳雋騫專欄】失敗的幽默

家庭教育或家長身教,是孩童成長培育的第一步,亦是最重要的一步!這個論據相信人人同意,因為會奠定孩子的價值觀、抗壓能力、待人處事方法、談吐舉止禮貌等等。兩個女兒分別十一及九歲,身教算是有十年經驗,未知是否成功,只知道兩個女兒每天放學準時參與課外活動,回家有效率地做功課,提醒一下的話,基本餐桌禮儀也有時候做得到,上學從不遲到,對長輩算是頗有禮貌等等。

近排是大女兒學校校慶,我亦是學校校董,於是我多了回校綵排、出席活動等,女兒會見我與人交談,不足兩句便逗得對方哈哈大笑。於是某一天回家路上,她問:「為何人人與你交談都這麼高興?」阿女,可能這是叫幽默感,是一種談話方式,有點像加插了你在中文科學會了的比喻法。

回家後閒談時告知太太,她竟然著緊起來:「你個女只有黑和白,做事只有一個方向、對話方式倔擂槌。你花些時間教她一些說話方式吧,或許會為她增添一點生活靈活性!」太座如此吩咐,於是每天一起驅車往返學校綵排,便灌輸一些另類談吐方法。

來到周末早上,一家趕著往教堂,我如常地在家中門口催促著,她說:「爸爸,你趕著投胎嗎?」然後再對媽媽說:「媽媽,我等到頸都長!」在教堂站在她前面,擋著她望祭台:「你吃玻璃大的?」這刻只換來太太的怒視,天真的女兒又不明所以,我只能立刻跪下、閉目,看似在祈禱,其實是真誠地在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