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雋騫-專欄
2024-01-11 12:03:34

【陳雋騫專欄】音樂總監的話

自己當音樂總監的經驗,大多是本地音樂劇製作,其次才是演唱會。最大分別是音樂劇資源有限,所以大部分都是預先編曲再錄製,然後現場播放。演唱會當然就講求現場樂隊,有Live的感覺。上周便擔當胡渭康《Love Returns》演唱會的音樂總監,先召集樂隊共八人,理應於演出前一個月把音樂編寫好,供歌手練習,但年尾聖誕階段,不同類型的工作繁忙得差點令我精神分裂,思前想後,為了顧全大局,唯有極不情願地把部分編曲工作交給樂隊另一位成員。
  
雖然這樣的分工,行內非常普遍,但要克服的是自己那一關,一個音樂總監卻沒參與全程編曲,總是有點過意不去。並不是因為沒有提供全面編曲服務,而是覺得自己深深辜負了自身的才能!心情帶點後悔,亦只可無奈,慨歎是否自己年紀問題,開始力不從心。這時導演致電,問及我需要多少台琴,主要是為了演出效果更豐富,通常會放置第二台電子琴來彈奏管弦或音效。但想了一想:「只要一台鋼琴!」
  
為的不是減輕彈奏時的壓力,只想在音樂世界裏,不再如現實工作般分散兼顧。來到舞台上,可以全心全意,把自己畢生的鋼琴技術,把所有的情感,包括對我感覺新鮮的後悔和無奈,聚焦在八十八個琴鍵、二十四首樂曲中演奏出來。
  
音樂有治療功效,絕不是虛言!不是為工作而彈、只想為專心而彈,一切糾結原來會即時鬆綁,彈奏出的裝飾音自己也覺得漂亮,把八位樂手的音樂拉得緊貼、前所未有的高度默契。專一的威力,無懈可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