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然-專欄
2023-10-10 12:25:38

【高慧然專欄】當貼士變成情感勒索

初來加拿大的人,往往不大習慣食肆的消費模式,這裏就算是沒有任何服務的街坊小店,賣一碟魚蛋、燒賣給你,也會向顧客索取貼士。而且有些店舖還設置最低貼士,吃完一碟碟頭飯,埋單時要在15%、18%、20%或其他的貼士選項中作選擇,是不是有點頭疼?
  
貼士文化是根深柢固的北美文化之一,據說源起自美國,餐廳的侍應底薪偏低,老闆鼓勵顧客支付貼士,讓侍應的勞動得到應得的回報。聽起來好像很正面,如果有誰追問下去,好像就涉嫌政治不正確了。可是,難道向員工支付合理薪酬不是僱主的責任嗎?
  
根深柢固的貼士文化在疫情期,以及疫情後開始遭到美國人質疑,一來是疫情令很多人收入減少,疫情後也尚未完全復原;二來餐飲業在疫情後不但加價,還大幅提高貼士收費;此外,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更多的人習慣了在家中進餐,既有健康考量,也有長達兩年以上的居家生活,讓越來越多的人產生社交壓力。所以,如果去餐廳外賣自取,收銀都把不同的貼士選項交給顧客,期望顧客支付貼士時,顧客難免覺得自己被情緒勒索了。臉皮薄一點的顧客會硬着頭皮支付貼士,稍有性格的顧客則會直接反問收取貼士的理由。
  
當「我為甚麼要付貼士」成為越來越多的顧客提出的疑問,北美的貼士文化也許正經歷着考驗。
  
作為顧客,我不大喜歡在付款時作選擇題,我比較喜歡香港的做法,無服務的小店如茶餐廳不收貼士,有服務的食肆則普遍收取帳單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