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專欄
2025-02-12 22:12:47

【康子专栏】「开场」与「收场」

看南红访问,说起前辈名伶陈非侬(1899年至1984年)教导:「踏台板,最重要的是进场与出场。」

岂止登台演出,我们做人,何尝不一样?

许多人进场时,风风火火,开了个盛大场面,像巨星降世,万众期待,轰动到不得了。

不料有头威,没尾阵。后来,越活越颓,观众拉队走,只有他,仍舍不得下来,继续在台上翻觔斗,揈水发,谁知歌罢剩空筵?

别笑他,我们很多时候,俱只是看到个开头,赶不及看结尾。大部分观众如此:贪新鲜,喜热闹,兴高采烈捧上场;转个头,竟忘记了,由得那一位挨风吹日晒,非常残忍。

亦不可以只怪别人,自己事,自己知。逐渐力不从心,精神疲惫,眼袋下坠,还撑个场面做甚么?倒不如趁势收篷,早早回家睡觉。

难在真的有人看不开,各有前因。有人不舍得,但更多是不知去向;下台后,往哪处去?竟是从来没打算,惟有继续站着,死顶。

这一「顶」,就艰难,既要维持外头光鲜,其实内里有苦自己知。逐渐,外头撑不住,甩皮甩骨;唯一仍可以控制的,是眼皮拒绝合上(坚决地),从此进入「阴干」状态。

可以挨多久?有超级富豪,就这样躺足四年。亦有名人不舍得走,从群众心目中淡出;每提起,总被问道:「仲未死咩?」没意思。

往后,元气消退,灵敏度下降。

当大限到来,无知无觉,连离世、投生等,也混沌不明,正是「告别时的精神状态」不济,生时一切功业枉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