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專欄
2023-08-29 11:05:26

【康子專欄】後天努力非妄想

先前說生死,有「天注定」與「有數講」兩大派(8月23日文)。
  
有讀者即斷言,一切是前者,說得斬釘截鐵,可能與個人遭遇及信仰有關。
  
這是自有人類以來,爭論不休的題目。先天不足,可否靠後天的努力追補?
  
最著名的例子,是《苦海奇人》的海倫凱勒(1880年至1968年):天生盲聾啞,但後天努力學習,過程艱苦而漫長,終於挺過了,成為名作家,在社會上找到她的位置。
  
有人異議:她的「後天努力」,也是先天條件的一種。上帝偏心,賦予堅毅不拔,積極樂觀的性格。
  
詭辯。所謂「先天」,是不可改變的條件,預先設定,完全沒得揀。
  
譬如說:我們在香港出生,父母是這兩位。天生聰明,對文字的領悟力高,或天生靈巧,對技術的掌握特強等等。

已成既定事實。但是否天生大晒?不。像常見是「遷移」:香港島住不慣,可以搬往九龍/新界/離島,甚至移民海外,看你後天的努力程度。
  
後天具選擇性:搬或不搬,移或不移,沒有定數。除了個人的先天條件,還有後天的家庭、社會及時代環境的轉變,俱存在種種「不確定因素」。
  
最基本像個人健康。即使父母給你強壯的身體,要是放量大吃大喝,煙酒過多的話,老來的健康一定差勁。
  
怎可以怪先天?其實只要後天節制,稍為戒口、減肥、運動的話,健康一定好轉。
  
卻統統不肯做。於是先來糖尿,腳腫,行動不自由。任由情況惡化下去,糖尿會上眼/腦,腳更腫,行動更艱難。引發腎病及胰臟功能減退;仍執迷不悟,終至截肢,甚至多種器官衰竭死亡。
  
怪誰?不能單純說是「天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