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專欄
2023-08-15 14:25:29

【康子专栏】印度的「泥地狱」

我们对于传说中的「地狱」,各凭想像。
  
香港人的集体回忆,是大坑虎豹别墅的立体壁画,详述十八层地狱。通俗文化是电影《无间道》(2002年)。
  
奇洛李维斯亦有部《魔间行者》(2005年),地狱场面模仿原爆,比近期热话的《奥本海默》先行。
  
其实统统来自佛教《地藏经》第三及第五回。佛母摩耶夫人,问众生「造业」「报应」等事。
  
地藏菩萨回答的所报处,正是各地狱名号。当中许多是肉身折磨,亦有受精神痛苦如「无间地狱」。
  
林林总总,死去活来。可是最近听闻,朋友往印度公干,对于「地狱」之苦,竟有新体验。
  
通常在当地,活动范围仅限于酒店。有趟为赶飞机返香港,司机征得他同意,冒险穿越贫民窟,目睹前所未有,难以想像的贫穷景象。
  
别说木屋/临屋/茅屋/铁皮屋等。一家人竟挤在「红白蓝胶袋」里,遮风挡雨,像小动物般生存。
  
更可怕是连胶袋也没有,干脆挖地洞居住。下雨天,整个人连泥带水,从泥泞中爬出来,扑向路经的车辆,只为乞求一点零钱或食物。
  
活到这地步,休说甚么「人权」、「尊严」、「民主」等等,还原到最卑微的生存问题。为甚么会容许这种现象发生?牵涉到当地的宗教/阶级/历史,可以是一本书的题目。
  
亦有印度朋友,退休回乡数年后,仍是选择返香港定居。
  
奇怪,不是说最近印度崛起,势头大好吗?他苦笑摇头:「只限于很少很少的一撮人。」一言难尽,唯有以行动及落脚处,表达他余生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