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專欄
2023-06-26 16:00:10

【康子專欄】高度戒備,防不勝防

潮流興斬人,精神病患者無定向發作,全民高度戒備。
  
政府推出十項改善措施,算是反應快。
  
像朋友住灣仔,近金鐘一帶。晚上九時許,見街頭一西裝男子,雙臂環抱燈柱,無限繾綣纏綿,完全是一個「柱男」。
  
動作古怪,令人側目,忽然間又趴在地下,向馬路叩拜。只能說是騎呢,沒有攻擊性,更不似會造成危險。
  
說時遲,那時快,一位孭幾個購物袋的師奶,帶同四位軍裝警員趕到,師奶快閃,由四警員扶起「柱男」查問。
  
經了解,男子應是疑似醉酒,經勸喻離去。可見風聲鶴唳之下,巿民十分醒目,警方反應迅速,抵讚。
  
出動四位警員,你以為誇張?即時聯想起,2016年7月14日,法國尼斯(Nice)的雪糕車殺人案(86死,434傷)。
  
筆者與該事件,擦身而過。事緣早半個月前,已抵達當地,到處是懶洋洋的儍遊客,拖男帶女,踩單車與寵物同行。
  
正是「永遠度假」勝地,與人世間的苦難絕緣。但是街上的軍警四人一組,荷衝鋒槍,並排巡邏,如臨大敵。
  
當年,有幾危險?最惡搞,是從敍利亞逃出來的難民。露宿,行乞,令人難過。
  
表面上,看不出有嚴重危機。那些四人軍警組,高大健碩靚仔,遊客當他們是裝飾品,紛紛要求合照打卡。
  
不料半個月後,國慶煙花表演的晚上,竟發生幾百人死傷的慘劇。只緣自一個突尼斯裔的當地居民,失業失婚,有精神病紀錄,駕巨型車,撞向慶祝的人群。
  
筆者常回想:要是當時仍在場,點算?(6月16日《教我如何避過他?》)估計跟大部分在場的遊客一樣:忙著拍照,自拍,傳相,眈天望地,貪看風景。然後捱撞,非死即傷,恐怕在劫難逃。
  
怪得誰?尼斯高度戒備,尚且如此,實在是防不勝防。唯有仍是那一句:人多聚眾,少看手機,多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