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濃-專欄
2025-11-16 07:45:29
【阿浓专栏】君子之过
「过」的第二个意思是过失。
词语有过错、记过。学生犯错,会被记过,所谓三个小过一个大过,三个大过开除。
圣人很重视对过失的态度,光是《论语》就有:「过则不惮改。」「惮」是害怕的意思。怕什么?怕没有面子,怕影响威信,怕动摇基础。但坚持错误,只会带来无可挽救的结果。《论语》也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论语》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中也记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文」,美化的意思,借词掩饰,成语是「文过饰非」。
孟子也谈过错,他说:「子路,人告以有过则喜。」因为有了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成语是「闻过则喜」。
那么孔子可曾犯过错呢?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曾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因为宰予能言善辩高估了他;因为澹台灭明(子羽)貌丑,低估了他。
「过」的第三个意思是超越,如「过分」,过分的爱成了溺爱,过分的要求成为苛求。如「过期」,食品标示上的过期日极受顾客关注。如「过奖」,超越实际的赞誉,自谦之辞。 其他有「过人之处」、「过甚其辞」等等,结果是「过犹不及」。
「过」的第四个意思是过往,如「过去」。第五个意思是度日,如「过时过节」「过冬」「过年」「过日子」「得过且过」「过夜」。第六个意思是认证,如「信得过」、「过得去」。
对我来说,许多事都是「过来人」,确信风风雨雨之后,总会雨过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