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濃 專欄
2022-08-30 14:23:32

豎起大拇指

豎起大拇指這手勢由來已久,當年連帶的是一句上海話:「頂刮刮!」

豎起大拇指這手勢於今尤烈,這因為它已成社交平台上的常用表情符號。

豎起大拇指也在馬路上流行。當別的車輛對你禮讓時,可舉手示意,也可豎拇指表示讚美。你步履維艱,想橫過馬路,而只能慢行。兩邊車輛依次停下,耐心等候。你走到半路,不妨舉手,給他們一個大拇指。

站在路邊想搭順風車,這也是通行手勢。你的義氣,我預先讚美。

孩子參加比賽,或在台上,或在場中。他信心不足,你事前鼓勵有加,也到現場打氣。當他有出色表現時,向你的方向瞄過來,這時,你可以向他豎起大拇指。跟著,他會表現得更好。

佝僂的拾紙皮老婆婆推車上斜路,汗濕了她的背脊,兩個剛放學的小學生見了,自動前去幫她推。你見了,自動給他們一個大拇指。

公園裡,一個白髮老人,在橫桿上做引體向上,做了十多下,面不改容。他自己也覺自豪,那就給他一個清清楚楚的大拇指。

但最近,我曾對這動作反感。那是一次活動的開幕禮,我是十多位剪綵嘉賓之一。剪綵完,來個大合照。一位職業攝影師,發號施令,叫大家同時豎起大拇指伸手向前。於是大家照做如儀,我當然無法例外,但心中厭惡。一因這例牌的鏡頭已見得太多,並無新意;二因這動作非由我自願,而是由他人硬派我做。在這情況下,我心中的拇指不是向上而是向下。

(10月18日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