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可負擔性惡化怎麼辦?央行如此建議...
【星島綜合報道】加拿大民眾正努力應對高昂的生活成本,加拿大央行表示,長期來看,提高經濟整體生產力是降低生活成本的關鍵。
加拿大央行對外副行長尼文森特(Nicolas Vincent)周三在魁北克省的活動上表示,提高生產力可以增加加拿大人的收入,同時也能控制通貨膨脹。與其專注於降低商品、服務和住房的價格,不如想辦法提高加拿大人的收入,這可能更有效。
「從根本上講,加拿大的生活成本問題實際上是生產力問題……為了讓生活成本更低,我們需要提高收入。而提高收入的途徑就是提高生產力。多年來疲軟的商業投資意味著加拿大的生產力低於應有的水平。生產力低下,工資增長速度就會放緩,家庭支出也會隨之減少,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也會下降。」
提高經濟生產力的理念是,如果企業和產業發展壯大,提高產量,那麼加拿大人就能從工資中獲得更多收入,從而更好地負擔食物、住房和其他必需品。
同時,人們認為,加拿大人將能夠負擔得起當前的價格,因為雖然他們的收入會增加,但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上漲理論上會保持相對穩定。
新冠疫情導致通貨膨脹急遽上升。此後數年,隨著世界努力應對顛覆性的貿易規則和日益惡化的氣候挑戰(例如乾旱),供應鏈衝擊持續給消費者帶來壓力。
加拿大統計局10月發布的報告顯示,第二季加拿大營收差距擴大至歷史新高,經濟疲軟加劇了這一局面。這凸顯了加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成長遠不及高收入者。
在經濟負擔能力危機下,對就業保障的擔憂也促使許多加拿大人調整了他們節慶的消費計畫。滿地可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1%的受訪者計劃減少在禮物和節日用品上的支出。
Willful 的另一項調查顯示,58%的受訪者由於經濟狀況而推遲了重要的人生里程碑,4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得不動用儲蓄來維持日常開支。
為了提高加拿大的生產力,文森特有幾項建議:
首先可以透過簡化規則和實施鼓勵投資的政策來實現,以幫助小型企業擴張。
文森也建議鼓勵電信、交通和金融服務等關鍵產業的良性競爭,以提高效率和創新能力。他補充說,這樣做將使消費者和企業都能享受更優惠的價格。
最後,文森特表示,勞動市場需要進一步投資,以鼓勵加拿大人滿足這些商業投資的需求。他補充說,這可以透過支持教育來實現,使加拿大人更容易接受培訓,並使他們的資格證書在各地區、各省以及國外得到認可。
文森指出,加拿大央行在這方面的職責是維持通膨低且穩定,而提高加拿大生產力的措施可能需要來自其他方面。
上個月,加拿大央行將基準利率下調至2.25%後,央行總裁麥克勒姆(Tiff Macklem)表示,央行透過調整借貸利率刺激經濟的能力已基本達到極限,在持續貿易戰的背景下,財政政策可能是未來刺激生產力的最佳途徑。
圖:加通社
v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