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奮鬥餐」嗎?如今這種料理竟成市場新寵!
【星島綜合報道】即時的方便餐點在通貨膨脹的時代,成了民眾餐桌上的新寵。但網路上對它們的描述語是:「奮鬥餐」或是「貧困餐」。
CBC 報道,消費者正努力應對高昂的食品價格並尋求經濟實惠的餐飲選擇,所以「奮鬥餐」(struggle meals) 大行其道。這是一個古老的解決方案的新詞——「奮鬥餐」價格低廉、做法簡單,通常用便宜的食材或家中儲藏室裡現有的食材製作。
「30仙一包的拉麵很容易搭配。」最近有人在熱門的烹飪版面Reddit上建議。
「如果沒有章魚熱狗 (octo-dogs),那就不能稱之為貧困餐 (poverty meal)。」一位TikToker在一段名為「貧困聚餐」(poverty potluck) 的影片中描述了將普通熱狗做成章魚形狀的做法,該影片吸引了570萬次觀看。
另一位美食部落客在描述她的鮪魚焗通心粉 (Tuna noodle casserole) 食譜時說:「經典的『奮鬥餐』,真的非常美味!」
人們似乎越來越多地轉向一些價格實惠的經典美食。
例如,1971年推出的盒裝義大利麵漢堡助理(Hamburger Helper)最近公佈,公司在美國的銷量較去年增長了14.5%。母公司Eagle Foods在9月16日的新聞稿中表示,銷量復蘇的原因與當年創業時的市場條件相同:高通膨、牛肉價格上漲、失業擔憂以及多收入家庭日益增長的需求。
根據研究公司Circana向CBC新聞提供的數據,9月初,美國盒裝乾通心粉和起司的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了2.4%。乾製晚餐混合食品(可自行添加肉類)的銷量增長了3%,預製辣椒的銷量增長了3.7%,乾米飯的銷量增長了7.4%。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在加拿大,2023年第一季至2025年第一季期間,罐裝魚、豆類、米飯、義大利麵、冷凍肉類和披薩等包裝冷凍食品和乾糧的銷售量增加了10.4%。
安省皇后大學運動機能學與健康研究學院教授鮑爾 (Elaine Power) 研究的是與階級、食物和健康相關的問題。她說:「我們正處於一個充滿巨大不確定性的時代,這些可愛的視頻或許能讓人們感到些許安慰,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但這恰恰反映了日益嚴重的糧食不安全問題,人們真的買不起自己需要的食物。」
加拿大年度食品價格報告預測,2025年,整體價格將上漲3%至5%,這意味著2025年,一個 4 口之家平均在食品上的支出為16,833.67元,比去年增加801.56元。
今年8月,加拿大食品雜貨通脹率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3.5%。加拿大食物銀行上星期報告稱,四分之一的加拿大人正面臨食品安全問題。
例如,密西沙加食品銀行周一表示,去年多倫多郊區居民前往其門市的次數超過50萬次,創下該機構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比前一年增長了20%。
麥克馬斯特大學金融與商業經濟學助理教授哈金斯(William Huggins)表示,加拿大經濟疲軟,再加上與美國之間持續存在的「貿易糾紛」,令越來越多的人依賴食物銀行等公共福利資源,這是個警鐘。
他表示,一般來說,當預算緊張時,人們會轉向更便宜的食物,例如義大利麵和米飯。他們會減少肉類、乳製品以及進口水果蔬菜等新鮮食品的攝取。
「奮鬥餐」一詞在過去一年裡在加拿大Pinterest上流行起來,尤其是在25-34歲的用戶中,其中一些最受歡迎的Pinterest包括「適合家庭的預算奮鬥餐」、「35道窮困時可以做的便宜飯菜」以及「適合當今預算的豐盛又簡單的大蕭條時期飯」。
在這個熱門平台上,「漢堡助理」這個詞的搜尋量也呈現上升趨勢。
根據Google趨勢,「奮鬥餐」在加拿大的搜尋量也大幅增加,尤其是在安省、卑詩省和亞省。
鮑爾說,人們不得不吃營養價值低的食物來填飽肚子,這是一個主要問題。
她說,原本蘋果應該是很便宜普通食物,但現在也變得很貴;可悲的是,加工程度越高的食品,營養價值越低,而價格越便宜。
圖:CBC
v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