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綜合報道】 華裔富商劉偉宏想接手海灣公司 (Hudson’s Bay) 和 Saks Canada 原商場所在地開設一家新的百貨連鎖店。她估計,在簽署租約後的 180 天內,她可以開設至少 20 家門店並投入運營,但目前的房東不贊同她的計劃。
加通社獲得劉偉宏律師準備的一份文件,說明了新百貨公司的計劃。
這封文件於 6 月初發送給了她想要接管的 25 份租約的房東。包括 Cadillac Fairview、Oxford Properties 和 Primaris 在內的多家公司。不過這些房東的律師周一告訴法官,他們與劉偉宏的互動「非常令人不安」,並且「沒有進行任何富有成效的討論,也沒有任何有意義的披露」。
這份 55 頁的文件包括一封 9 頁的信函,其中包含商業計劃的幾個特點;它概述了劉偉宏的領導經歷到她的招聘計劃的所有內容,並附有提供未來資產負債表和盈利預測的電子表格。
然而,該文件的大部分內容是由先前的法庭文件組成,描述了海灣租賃的一般銷售流程,以及劉偉宏在卑詩省擁有的 3 家購物中心的租戶名單。
劉曉波的發言人秦琳達 (Linda Qin,音譯) 沒有反駁文件的內容。她說,他們領導的團隊「對我們成功振興這些零售空間並完成使命的能力充滿信心。」
劉偉宏堅稱,她得到了房東的支持,並相信如果她獲得購買租約的批准,一些反對派人士也會歡迎她。
一旦獲得租約,她計劃開發一家新的百貨公司,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並以猩紅色寶石圖案進行行銷,以向她的名字致敬。
她說,新零售店將銷售服裝、珠寶和化妝品,同時也提供兒童遊樂空間、娛樂項目、餐飲體驗和角色扮演區。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海灣百貨的租約是否允許其用於除類似海灣百貨商店以外的其他用途。
這份文件追溯了劉偉宏從高中起就在中國哈爾濱打工、後來在深圳開設並管理 6 家餐廳的企業家歷程。當她有了 2 個孩子後,她進入了房地產行業,並合作開發了一家購物中心。
據稱,2019 年 2 月,劉偉宏賣掉了在深圳約 140 萬平方英尺的購物中心,成交價 12.5 億加元。隨後她搬到卑詩省,購買並經營位於那乃磨的 Woodgrove 中心、位於維多利亞的 Mayfair 購物中心和位於三角洲的 Tsawwassen Mills。
周一,法院允許她以總計 600 萬元的價格購買海灣公司在以上 3 份租約。
劉女士發給其他房東的信函顯示,她已預算 8,400 萬元用於改造她想要獲得的海灣租約所涵蓋的房產。在海灣的最後幾年裡,這裡的商店因自動扶梯損壞、空調和音響系統故障而聲名狼藉。
另外還將花費 9,600 萬元在 8 個月內增加庫存。文件稱,劉女士已經與 50 多名願意向她出售或委託產品的前灣區供應商會面。報告並未透露任何供應商的名字。
然而,海灣的業主之一 Cadillac Fairview 表示,它尚未收到任何「零售管理專業知識、已建立的供應商關係、物流/電子商務能力或穩健而現實的財務預測的證據——這些要素對於一家零售店來說都是基礎,更不用說 28 家這種規模的商店了。」
執行長伊阿科諾 (Sal Iacono)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唯一的一次會面很簡短,因為她沒有準備好討論她的計劃或提出商業計劃。」
他說,儘管多次要求,劉女士「並未提供有意義的商業計劃或其他必要資訊來支持她的意圖,任何潛在租戶都會這麼做。」。
文件資訊顯示,如果劉偉宏能夠獲得租約並按計劃開業,她預計 2025 年剩餘時間將損失 3250 萬元,2026 年公司利潤將達到 3,100 萬元,2027 年獲利將達到 3,550 萬元。該計畫稱,這 3 年的銷售額將達到 8.67 億元。
為了實現這些預測,她預計在獲得租約後 30 天內聘請關鍵高階主管和經理。她說,在 90 天內,她將僱用數千名員工,並訂購預計將在 150 天內到貨的庫存。
多倫多零售顧問巴蘭坦 (Elisha Ballantyne) 表示:「我真的希望她能夠成功,但我有太多疑問。」
巴蘭坦是 2013 年將 Target 引入加拿大的一員。這家美國零售商在 2011 年買下了數百家 Zellers 門市的租約,而當時 Zellers 的品牌開始逐漸衰落。
她回憶說,Target 最終在 2015 年撤出加拿大,該公司對每個房產的翻修花費了 1,000 萬元。即使擁有經驗豐富的團隊和現有的供應商網絡,供應鏈仍然是一個挑戰,招募也是如此。
當時 Target 公司在開業前 15 個月就開始招募員工。
「這太倉促了,遇到了很多問題,那麼她如何在 6 個月內做到這一點?」巴蘭坦問道。
劉女士在信中表示,她已經審閱了超過 500 份來自海灣百貨現任和前任員工的履歷。至少有 10 位擁有十多年經驗的商店級經理承諾提供協助。
劉偉宏預計,新店開幕將需要 2,500 至 3,000 名員工。
v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