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總理揭曉】卡尼小傳:與馬克龍交情深 領加國安度金融海嘯 任英倫行長脫歐言論惹議
【星島綜合報道】聯邦自由黨今(9日)宣布卡尼(Mark Carney)當選新黨領(見另文),預料他周內將獲總督西蒙(Mary Simon)任命為加拿大史上第24位總理,象徵他正式轉換跑道,從財經界進軍政壇,並將帶領黨友於今年內舉行的聯邦大選,與主要對手保守黨一決雌雄。
卡尼於1965年3月16日出生於西北地區(Northwest Territories)的小鎮史密斯堡(Fort Smith),家中排行第三,有一兄一姊一弟,六歲隨家人移居愛民頓,父親曾代表自由黨參加1980年聯邦大選,在愛民頓南選區中得票第二落敗。
學霸攬哈佛牛津學位 娶同窗誕四女
卡尼學生時代堪稱學霸,先於美國哈佛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後於英國牛津大學深造,取得哲學、政治與經濟(PPE)碩士及博士學位。在世界兩大頂尖學府研習的日子,讓他打穩了經濟理論基礎,也培養出對環球政治與經濟體系的宏觀視野。
卡尼在研習博士課程期間,與原名戴安娜福克斯(Diana Fox)的牛津大學同學結婚。兩人目前育有四名女兒,戴安娜是一名專長研究環保和氣候政策的經濟學者。
卡尼夫人是經濟及氣候政策學者 (圖:路透社)
出身高盛打滾全球 掌舵加英兩國央行
卡尼的職業生涯始於華爾街金融巨企高盛(Goldman Sachs),在任職13年間曾被派倫敦、東京、紐約及多倫多工作,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場積累了實戰經驗,並涉獵企業併購、主權債務及投資銀行業務。這些跨越國際的金融從業經驗,讓他對金融市場的運作有深入瞭解,也為日後擔任央行行長奠定基礎。
2003年,卡尼轉打政府工,加入加拿大財政部擔任副部長,負責政策制訂和監管經濟的工作。2008年,他獲任命為加拿大中央銀行行長,成為本國史上最年輕的行長之一。當時正值全球「金融海嘯」,卡尼迅速採取果斷措施,包括不惜把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歷史低點,以穩定市場和刺激經濟,並加強了政府對銀行的監管,使加拿大成為少數未有因這次危機導致銀行倒閉的國家之一,他在國際金融界的聲譽隨之上升。
前言不對後語 脫歐論調自摑嘴巴
由於在加拿大央行有出色表現,2013年,卡尼獲聘為英倫銀行(即英國的央行)行長,成為首位擔任此職的外國人,在任期間遇上英國面對脫歐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他採取了穩定貨幣政策。卡尼曾警告硬脫歐可能對英國經濟造成衝擊,但在選民投票決定脫歐後,即改口稱金融體系將如常運作。
此外他曾積極提倡應對氣候變化的金融政策,推動銀行和企業進行氣候風險評估,為環球金融體系邁向可持續發展提供指引。
法國前工業部長萊斯庫爾(Roland Lescure)與卡尼份屬好友,他透露卡尼與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十分稔熟,有助未來進一步拉近兩國關係。
加國首位從未獲得民選議席總理
2020年,卡尼離開英倫銀行,之後曾擔任聯合國氣候行動和金融特使,並於2021年出版了《價值觀》(Value(s))一書,探討資本主義、經濟與社會價值的關係,這舉動被不少人視為他發出有意進軍政壇的訊號。
卡尼去年獲聯邦自由黨委任為經濟發展工作小組組長,並逐步在黨內建立影響力,最終修成正果,成為加國首位從未獲得過民選議席的總理。他的財經管理經驗、國際視野及處理危機的能力,使他今年成為黨領選戰中頂頭熱門人選,並最終以大熱姿態勝出,標誌著加拿大即將迎來一位有金融精英背景的總理。預料他的施政重點將聚焦於穩定經濟、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國際合作,並提升自由黨的民望,以準備另一場嚴峻的選戰——聯邦大選。
應付金融危機果斷 抉擇個人仕途猶豫
然而,自由黨內外並非一致地對卡尼推崇備至,有批評聲音認為他缺乏從政歷練,在推銷政策和游說政治夥伴方面的能力尤其受到質疑。此外,他常被反對聯邦碳稅的人士指為自由黨推行碳稅的幕後推手。卡尼在作出從政的個人決定過程中拖泥帶水,與在處理金融危機時展現的果斷作風,形成鮮明對比。
儘管卡尼即將取得國家最高領䄂的地位,但要坐穩總理寶座,仍得在聯邦大選擊敗同樣在亞省長大的保守黨黨領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否則或會成為在任時間最短的加拿大總理之一。
相關新聞:【新總理揭曉】卡尼成為自由黨新黨領 將成加拿大新總理
相關新聞:【新總理揭曉】國會無席位卡尼或要坐公眾席旁聽 待黨友自我犧牲辭職成全
圖:加通社
V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