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政策大辩论】14岁华裔少女吸毒过量致死 网络激烈回响 究竟谁之过?
【星岛综合报道】14 岁华裔少女吸毒过量致死的事件引发许多讨论,家长和孩子的自主权应该哪个更大些?政府的毒品政策究竟对不对?都引发了很多回响。
星岛集团《都市追踪》微信刊出文章后,许多人纷纷在留言板上写下了内心感触。多数人都不明白,为何家长不能替未成年的孩子做决定?很多人难过一个年轻生命就消逝了。
「这是什么自由国家的制度 ?家长送女儿去戒毒的权力都被剥夺?」「体内的毒素已经侵蚀了她的大脑思维,才 14 岁哪有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不是说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吗?」「既然 14 岁的小孩要尊重,父母都不能管戒毒,那为什么还要父母养育?不能一边吃着家里的饭,一边砸家里的锅吧。」
还有人批评戒毒师失责:「戒毒师当然不想让 自己的客户去强制戒毒中心了,客户流失,他们岂不是就没工作了。」「辅导员真糟糕。」
有人说:「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强制带孩子回国。」「孩子毁了,我们留在国外,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但也有人说:「为何要怪别人?最主要是家长的错!靠政府、靠戒毒所、靠监狱、靠警察都不能保护孩子,要靠的是父母的关怀和呵护。」「父母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
不少人批评加拿大联邦和卑诗政府的施政理念越来越「左。」有人说:「不严打毒品就是错误,大麻合法化是大错特错!」「不能再让联邦自由党和卑诗新民主党执政了,他们害了我们的孩子。」
「安全供应戒毒计划」改变 成省议会焦点
不仅是网路上对毒品政策议论纷纷,在卑诗省议会上,毒品也是焦点话题。
卑诗省卫生厅宣布,对其「安全供应戒毒计划」(safer supply) 从带回家自用模式 (take-home model) 改为目击模式 (witnessed model),即吸毒者在吸食毒品时将受到监视。
省保守党议会领袖沃布斯 (Áʼa꞉líya Warbus) 周四在议会上谈到了她的家人与毒品斗争的经历。「上星期我参加了表哥的追思纪念会,他一年前因吸食致命毒品而去世。因为政府不仅未能阻止芬太尼流入我们的社区,所谓的安全供应药物也都流入市场被滥用。哥哥因此失去了生命。」
「毒品不仅夺走我的两个表兄弟的生命,还夺走了我的侄女的生命,她在一个帐篷城的帐篷里因服药过量而孤独地死去;我 13 岁的侄子也因独而死亡,他在钱包里发现毒品,然后晚上睡前就尝试了。他并不是一个瘾君子。」
她呼吁新民主党发起公开调查,以查明政府究竟何时知道安全供应的药物被转移到市面上贩售。
卫生厅长奥斯本 (Josie Osborne) 拒绝展开调查,称更安全的供应变化将确保药物被正确的人服用,而不是最终落入毒贩手中。她相信社区服务提供者、药房社区、处方人员和临床医生的合作很重要,可以让安全供应计划更好地被执行。
一些民众对省政府收紧了「安全供应」毒品表示欢迎,但也有滥药危机的维权人士警告称,此新决定可能会导致有毒药物死亡人数增加,而近几个月来,因有毒药物而死亡的人数一直在下降。
有专家反对「安全供应」新指引
卑诗大学教授、加拿大以人为本的成瘾和公共卫生护理研究主席 Eugenia Oviedo-Joekes 表示,几乎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要做改变的理由,即该计划的药物被转移到有组织犯罪和青少年手中。
她指责省政府的决策是因有此传闻所起,并表示这种转变更多是基于政治,而不是想要帮助有瘾癖的人。「感觉我们在走倒退路。这让我们所有在这个领域工作的人、都对我们服务的人,对未来都感到非常不确定。」
相关新闻:震撼性文件外泄 卑诗「安全药物」被挪用牟利60多家药房涉事
她说,任何药物总是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政府应该解决人们贩卖药物的原因,例如贫穷或没有合适的药物,而不是责怪病人。
协助温哥华东区的社区外展集团 All Nations Outreach Group 执行董事 James Harry Sr. 表示,他看到了药物有被转移的证据,但也相信更安全的供应确实有好处。
他希望省政府可以确保新政策不会造成太多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安排医护人员在分流机构等地方执行限制措施,或告知庇护所的工作人员和居民可以去哪里获得药物。他也强调恢复和预防的重要性,应该有更多的戒毒治疗的选择。
v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