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2023-06-27 07:20:22

【英雄出少年】积极投入移民新生活 两港青昂首迈步向前

【星岛网报道】香港教育制度下学业繁重,不少学童除学业外更是多才多艺,学了百般武艺希望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赢在职场人生的起跑线。近年不少家长带同年幼子女移民加拿大。脱离亚洲「你不爱竞争,竞争也会找上你」的氛围,但一些香港来的家长又会担心小朋友在相对自由自在的加国中小学的学习生活中会变得过分懒散。

早前两名港人移民家庭的少年人王浩天和麦奕曦,分别取得社区义工大奖及在加拿大全国中学摄影大赛获奖。从他们的故事可了解更多新一批移加香港年轻人的新面貌。

 

文:郑乐纬

图:冯仁峰  (部分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少年义工王浩天:接触社区拓阔视野  比同龄看得更多

现年12班的王浩天,在中学时期已有不少社区参与。今年18岁的他年纪虽轻,却参加了大量不同的义工活动,现在更成为了所在中学Stouffville District Secondary School的学生会主席。

王浩天在12岁时随父母来到加拿大,当时就读7年级。他在香港时就读私立英文学校,故此来到这里适应也不算困难,甚至很快就与这边的同学打成一片。在疫情期间,王浩天深感无聊,整天坐在电脑前玩游戏,很快便感到厌烦疲倦。

那时的疫情来势汹汹,学校、家长都尽量劝吁学童留在家中以策安全。但王浩天却向Carefirst报名参加各种义工团队,当中更有疫苗接种活动的义工工作。虽然王浩天做的大多数是文职方面的工作,却也不时需在外奔走。面对严峻的疫情,一个未成年的少年在外接触大量人群,父母难免忧心。

王浩天笑言当时的自己也难免有些担心,但中心有为他们提供充足的保护。而且他认为,身为学生不应只把目光投放在自身成长,更应多多关心社区。在担任各式各样的义工活动后,他接触到较同龄人更广阔的世界。其后浩天参加了Scarborough Youth United的义工活动,善用自身经历协助新来加拿大的儿童融入这里。

王浩天积极投入校园生活,还当选成全校学生会主席。

王浩天同时是是学校乐团的长笛乐手。

 

半大少年热心服务社区,浩天追求的并不是High school要求的每个学生40小时服务时数,而是源于自身经历和想法。

初到加拿大时他的英文自问流利,但性格较内向封闭,如今想来难免有些孤独。每天看到不同的新闻,浩天自问无法忍受只坐在电视前旁观,却甚么也不去做的感觉。在不断接触、尝试后,现在的浩天已是学校的学生会会长,能游刃有余地参加校政讨论和接受媒体访问。

今年他更获得Neighbourhood Network的Give Back Awards(下图),在众多义工参加者中因出色的长期贡献而受到嘉许。

他当下未完全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暂时对金融商业方面较有兴趣,所以未来九月,浩天将会进入全国首屈一指的Western Ivey AEO商学院就读,他希望先装备自己,拥有足够知识后继续回馈社区,成为对社区有贡献的人。

 

 


港加校园文化大不同  港产少年麦奕曦创出新天地

同样获得出色成就,现年17岁的麦奕曦就读12班,今年9月将会升上大学,他3年前和家人移居加国。他在上个月于「Skill Canada」全国摄影大赛取得银奖,也是代表安省出战获得这项殊荣。他笑言获得这奖项完全是意外。他透露,连参赛也是「被老师报名」根本不知情。其后却越战越勇,一直由校际比赛杀上约克区,再杀出安省进入全国比赛,取得了这面得来不易的奖牌。

17岁的少年接受访问时仍带点腼腆,但说起最爱的摄影却是侃侃而谈。从摄影角度而言,他最喜欢的照片是反光玻璃球倒映出女子的模样,构图完美符合自己的想像。但说起最令他印象深刻的照片,却是这张用泥胶扮成零食、充满玩味的照片。

既然是全国大赛,参赛者要做的当然不会是提交相片等待结果这样简单。大会设计了摄影棚和派发指定道具,规定参赛者在指定时间内利用道具和电脑软件交出最满意的照片。与其说这是摄影,听起来更像是专业的广告或产品拍摄,考的就是这群小摄影师的临场反应和无限创意。奕曦取得泥胶后发现每个参赛者的泥胶颜色不同,灵机一动提出与其他参赛者交换部分泥胶。加拿大人大多温暖友善,小朋友之间也不例外,于是就诞生出这张创意无限的照片。

现在的奕曦有不少朋友,3年前刚到加拿大的他却是另一番光景。他3年前来到加拿大,在适应方面自觉不太困难。他在香港时就读国际学校,香港课业繁重,即使是国际学校的课程也较本地深。难倒他的不是课本和语文,而是两地青少年文化的不同。他笑言这里的同学不太喜欢温习,更喜欢到处玩电脑游戏和聊天。而奕曦刚到加拿大时适逢封城,同学各自有原本的圈子,很少会特地找他聊天。

奕曦从11岁左右拿起相机,最初的兴趣是拍摄YouTube和做一些后期制作,来到加拿大后也没有放下这项兴趣。同学听闻他参加摄影比赛,纷纷「拍晒心口」表示奕曦一定能拿奖,更笑言「如果你都拿唔到奖,仲有边个拿到?」虽是青少年的同侪玩笑,也能看出奕曦在新环境的好人缘。

麦奕曦 (左一) 5月于「Skill Canada」全国摄影大赛取得银奖

奕曦是个相当有主见和独立思考的少年人,从参与大小活动到参加大小比赛到选大学选课都是自己深思熟虑后决定,作为奕曦的妈妈往往是最后被知会的,妈妈有时会有些挂心,但对这儿子亦十分放心。

被问及对将来的打算奕曦也充满想法。他与朋友曾前往滑铁卢大学参加区块链比赛,对这所大学的环境和配套早已心往神驰。未来九月他将就读滑铁卢大学的Systems Design Engineering,继续向梦想进发。

 

适应加拿大生活   王浩天与麦奕曦各有心得

近年不少港人家庭移民或回流加拿大。这些家庭中不少小朋友在香港出生,或从小就在香港长大。突然随家人移居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远离原先的生活圈子和朋友,难免有适应困难的情况。对此,两位同学各有面对移民环境转变的心得。

王浩天与麦奕曦

奕曦选择与益友为伴。正如前文所说,他在移民初期认识的朋友大多更喜欢玩电脑游戏。为了与这些新朋友相处,更因为疫情封城期间苦闷,当时的奕曦也花费很多时间与电脑游戏为伴。

疫情结束后,奕曦遇上了现在的好朋友,笑言这位好朋友「改变了他的人生」。这位好朋友年纪与奕曦相仿,思想却十分成熟,平日最爱钻研商业、金融等相对「成年人导向」的话题。两人一拍即合,不但一起参加区块链比赛获奖,现在更共同创办名为Korvo的网页设计公司。

麦奕曦(左)与朋友一起参加区块链比赛获奖,更共同创办网页设计公司。

麦奕曦与朋友同创办一间名为Korvo的网页设计公司(https://korvo.ca/)。

 

奕曦认为在新环境选择合适的朋友非常重要,能改变一生的走向。除此之外,他亦信奉「Say yes now, figure it out later」。凡事先迈出第一步,不要在一开始就为自己设下限制。

而浩天亦抱持同样的想法。「唔好收埋自己,」他认为把自己圈在舒适圈是限制自己,特别是到一个新地方后更需要不断尝试、发现「加拿大系一个好欢迎、共融嘅地方。如果识唔到人,点解我唔试下主动去接触其他人?」

浩天作为一个外来少年,他积极投入学生会选举,最后在多个候选人中获全校同学选为学生会主席;而奕曦因为参加区块链比赛,而和朋友自组公司。

二人对新环境的投入绝无畏惧,一往无前,这应是移民父母的最大安慰了!

T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