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年杀1.4万香港人 专家教防癌13招 多吃5类食物不易患癌
癌症是香港人的头号杀手,2023年有逾1.4万港人因癌症离世。有日媒综合多名专家意见,分享了13个防癌贴士,当中提及间歇性断食竟可提高免疫力、帮助防癌?
专家教13个防癌贴士 间歇性断食可提高免疫力?
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资料显示,香港在2023年录得37,953宗癌症新症,平均每日有104宗新症。另外,数据亦录得同年有14,867宗癌症死亡个案,占全港整体死亡人数26.2%,可见癌症在香港已相当普遍。
要预防癌症,日媒《女性セブンプラス》整合了不同专家所分享的13个防癌贴士,当中包括透过调整运动、饮食和睡眠等生活习惯来预防癌症:
防癌有何贴士?
防癌贴士|1. 深蹲、哑铃练习及平板支撑
建议每周做2-3次增强核心肌群的训练,共约20分钟。多项研究表明,肌力训练和有氧运动可以降低癌症风险,美国一项约144万人参与的调查发现,积极运动的人患癌症的风险比不运动的人低7%。
此外,2022年东北大学、早稻田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小组分析了16篇论文,发现每周进行30分钟的肌力训练可以将罹癌风险降低9%。
防癌贴士|2. 加压训练
女士停经后BMI每增加1个百分点,患乳癌的风险就会增加5%。东京女子医科大学乳房外科教授明石定子指,为了保持肌肉量,她会每周去健身房进行一次30分钟的加压训练;这不仅有助于预防癌症,还能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等生活方式相关疾病。
防癌贴士|3. 带氧运动:跑步和骑自行车
东京大学医学院放射线肿瘤科教授中川恵一于2018年因膀胱癌接受了内视镜切除手术,他每天都会坚持30分钟的运动,带氧运动和肌力训练可以预防癌症复发,所以他康复后都继续锻炼。
防癌贴士|4. 缓解压力
有数据显示,压力荷尔蒙皮质醇水平持续偏高的人患癌症的风险更高。胃肠外科医生石黑诚二(石黒成治)在20年的职业生涯中进行了2千多个结肠癌手术,他认为压力会削弱免疫系统,虽然工作压力大,但他努力过上无压力的生活。
防癌贴士|5. 充足睡眠
高冈厚生连医院消化外科主任大竹正指,睡眠品质持续低下会导致整体健康出现问题,增加患上各种疾病(包括癌症)的风险。由于工作原因,他有时会半夜被电话吵醒,但他尽量会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并确保有7个小时的睡眠,这样有助调节睡眠节奏;如果晚上10点睡觉,自然会在早上5点左右醒,而且不用闹钟。
防癌贴士|6. 不暴饮暴食
更年期后,女性荷尔蒙减少,新陈代谢也会减慢,摄取相同的卡路里会导致体重增加。一旦过了50岁,就需要注意饮食和运动。
防癌贴士|7. 不吸烟
不仅吸烟,二手烟也是癌症的普遍风险因素,会导致肺功能下降。
防癌贴士|8. 晚上9点后不进食
太晚进食会导致肥胖,肥胖会导致乳癌、糖尿病等疾病,而糖尿病会增加患胰脏癌的风险。
防癌贴士|9. 吃早餐
即使很忙,吃一顿丰盛的早餐也至关重要。
防癌贴士|10. 饭后2小时再睡觉
饭后立即睡觉会给胃肠带来压力。
防癌贴士|11. 间歇性断食
间歇性断食可减轻内脏器官的压力。设定一个可以吃饭的时间,其他时间只喝水或茶。消化食物所消耗的能量比想像的要多,所以抽出时间让内脏休息可以提高免疫系统。
防癌贴士|12. 均衡饮食
帝京大学福冈医科大学教授佐藤典弘(佐藤典宏)指,健康的膳食餐单主要由大量蔬菜和优质蛋白质组成。他列出以下可多吃的食物:
- 蔬菜沙拉
- 富含膳食纤维的豆类
- 全谷物
- 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和卷心菜,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 乳酸菌饮品,有利肠道健康、预防癌症。数据显示,常饮发酵乳(包括乳酸菌饮料)的人患膀胱癌的风险约比不饮用的人低一半。
避免食用以下食物:
- 加工肉类:独协医科大学下消化道外科教授中村隆敏(中村隆俊)指,近年来年轻人患结肠癌的人数有所增加。加工肉类,尤其是加工过的烟肉和香肠,往往会在消化道中停留很长时间才能排出,从而引起炎症,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因此,建议尽量选择以蔬菜和谷物为主的易消化饮食,以避免便秘。
- 酒:大多数医生都不喝酒,即使饮酒也只是适量。日本医科大学武藏小杉医院肿瘤内科教授胜又典之(胜俣范之)指,饮酒会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包括食道癌、肝细胞癌和结肠癌。然而,饮酒确实有好处,例如有助放松身心。
- 蛋糕、零食和其他甜食:东都大学教授、河北综合医院放射肿瘤科主任唐泽久美子(唐泽久美子)于2017年被诊断出罹患乳癌,她建议在感到饥饿时尽量避免摄取碳水化合物,改为食用坚果或干果。
防癌贴士|13. 餐后口腔护理
餐后口腔护理也很重要。当患有牙周病,牙周细菌会透过血液循环到全身,导致全身慢性发炎。这会损害细胞,增加患癌及失智症的风险,口腔护理不容忽视。
资料来源:《女性セブンプラス》
T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