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每吃100克红肉增3成肾病风险 医生推荐5大护肾食物 这种吃10克就有效!
【护肾食物】肾病位列香港人杀手第6名,单在2024年已夺去1744名港人性命。想护肾,首要任务是从饮食入手。研究指出,原来每日吃红肉、肾病风险高3成。有医生推介多吃5类食物有效护肾、抗发炎、降胆固醇等功效,并以「1类肉」取代红肉,有助延缓肾脏纤维化,守护肾脏健康。
肾病风险|每吃100克红肉 增3成肾病风险
遗传优生科医生张家铭近日在个人Facebook专页发文指出,好多人都以为肾功能异常是因为「盐吃太多」、「糖吃太多」,其实「肉类」才是伤肾的「幕后凶手」。张医生引用2025年一项追踪了超过60万人的大型研究指出:
为何红肉会伤肾?
- 每日多吃100g红肉(如牛、猪、羊等),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风险高出3成以上;
- 红肉会造成肾小球高滤过、促进纤维化,肠道菌分解时还会产生三甲胺氧化物(Trimethylamine N-oxide),增加肾脏排废的负担。
张医生指,慢性肾病初期往往没症状,发现时大多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这份大型研究同时提醒大家,肾脏健康很大程度是掌握在每日的饮食选择上。更点名以下5类「守卫肾脏」食物,有效护肾、抗发炎:
护肾食物|1. 鱼肉
鱼肉有效保护肾脏。每天多吃15g鱼肉,慢性肾病风险下降大约6%。鱼肉含有Omega-3能抗发炎、抗氧化,还能延缓肾脏纤维化,帮助稳定清除代谢废物「肌酸酐(Creatinine)」,替肾脏加了一层防护网。
护肾食物|2. 豆类
豆类的护肾效果低调且稳定。高豆类摄取的人患慢性肾病风险比低摄取的人少17%;每日多吃50g豆类,慢性肾病风险再降13%。
护肾食物|3. 全谷类
全谷类的护肾效果同样稳定。全谷类的高摄取组患慢性肾病风险也下降了13%左右。全谷类的植物蛋白和纤维,能减少尿毒素、降低酸负荷,还能抑制细胞凋亡与发炎,强化肾脏环境。
护肾食物|4. 坚果
坚果的护肾效果方面,高低摄取组差异不大。分析显示,每日吃10-20g坚果是最佳范围,慢性肾病风险下降21%。坚果里的多酚(Polyphenols)、植物固醇(Phytosterols)、健康脂肪和蛋白质,都能帮忙稳血糖、降血压、改善血脂,并减少肾脏发炎。
护肾食物|5. 低脂乳制品
适量摄取低脂乳制品最为重要。每日摄取500-1000g低脂乳制品,与较低的慢性肾脏病风险有关,太多或太少效果都不明显。
护肾贴士|糖尿病/高血压/洗肾人士如何护肾?
张医生建议高风险族群,如糖尿病患、高血压或洗肾人士,可以按以下4点调整餐单:
- 少吃红肉,尤其是加工红肉;改用鱼肉、豆制品或鸡肉替代。
- 主食混入糙米、燕麦、红藜麦等全谷类,让纤维和植物蛋白长期守护肾脏。
- 每日吃一小把原味坚果,少量即可,天天吃最有效。
- 乳制品尽量选低脂,份量控制在每日500-1000g。
肾病初期症状不明显 4大高危人士易患肾衰竭
据香港医管局资料显示,肾脏主要功能包括排泄经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协调体内水分、电解物、酸碱度、血压等,制造红血球激素,以及协助制造维他命D。
当肾脏功能因某些原因长期受到严重伤害,体内废物累积,引发多种身体功能的问题,有机会演变为慢性肾衰竭。不过,初期的肾病及慢性肾衰竭征状并不明显,较常出现的症状如下:
- 小便带血 / 茶色尿(血尿)
- 小便带泡沫(蛋白尿)
- 小便混浊(尿感染)
- 小便赤痛、频密
- 小便感困难、不畅顺
- 小便排出小沙石
- 多尿、尿量减少、夜尿
- 腰腹疼痛
- 足踝或眼皮浮肿
- 血压高
医管局提醒,肾功能衰竭可影响身体所有器官的运作,当到达末期肾功能衰竭阶段,病人须透过透析(洗肾)或肾脏移植,才得以维持生命。当中,患有下列疾病的病人有较高风险患上慢性肾衰竭:
- 糖尿病
- 肾小球肾炎,包括红斑狼疮肾炎
- 高血压
- 先天性肾病及有肾病家族病历
资料来源:遗传优生科医生张家铭、医管局
专家履历:张家铭医生
台湾阳明大学医学系助理教授、台北荣民总医院妇女医学部遗传优生学科主任。专长是基因体医学、产前遗传诊断等
T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