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2-26 03:21:06

肾病年杀1700港人 医生教自测肾病5大症状 易倦/水肿恐中招!

【肾病症状】肾病位列香港人杀手第7位,单在2023年已夺去1756名港人性命,不得不防!要及早发现肾病,有医生教一句5字口诀,可自测肾病症状,又提醒8类人士容易患上肾病,宜多加留意。

自测肾病5大症状 易倦/水肿恐中招!

家庭医学科医生陈怡廷在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撰文指,肾病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直至出现疲倦、水肿和食欲不振等情况,病情往往已属中晚期,因此早期筛检则为至关重要。

除了透过抽血检查肾丝球过滤率和尿液检查尿蛋白外,她建议,可以紧记以下「泡、水、高、贫、倦」5字口诀,在日常生活中来识别肾脏的异常情况。

5字口诀自测肾病症状:

自测肾病5大症状:

1.泡(泡泡尿)

  • 原因:肾丝球过滤功能受损,形成持久性和不易消散的泡泡尿。

2.水(水肿)

  • 原因:肾脏无法排出多余水分,导致下肢或眼皮水肿。

3. 高(高血压)

  • 原因:体液平衡与内分泌失调,易引发高血压并加重肾脏损伤。

4. 贫(贫血)

  • 原因:红血球的生成作用受损,导致贫血、脸色苍白和易气喘。

5. 倦(疲倦)

  • 原因:电解质失衡与毒素累积,使人感到疲倦和无力。

甚么人易患慢性肾病?

除了可以透过上述5字口诀自测肾病症状,陈医生指出,以下8类高危人士较容易患上慢性肾病,要多加小心:

1.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主要成因之一,而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过滤功能。建议将糖化血色素(HbA1c)控制在7%以下,降低患上肾病的风险。

2.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会直接损害肾脏血管,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以减少肾功能恶化的机会。

3. 痛风患者

高浓度尿酸会积聚于肾脏组织,增加肾脏病、心血管疾病及尿路结石的风险。建议可以补充足够的水分,以及控制尿酸的数值。

4. 65岁以上长者

肾功能会随年增长而退化,需注意多重用药及泌尿道感染的问题。

5. 长期服用止痛药者

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可能有损肾脏,应避免滥用药物,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 有家族病史者

若属于多囊性肾病变或遗传性肾炎的人士,需定期检查肾功能。

7. 吸烟者

吸烟者会增加患肾病的风险,且会令病情进一步恶化。建议透过戒烟有助改善肾脏及心血管健康。

8. 代谢症候群患者

肥胖是代谢症候群的重要指标,会增加患上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建议可透过减肥改善蛋白尿和减缓肾脏出现病变。

如何保护肾脏健康?医生教3大护肾方法

陈医生指出,肾脏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可以透过以下护肾3招,可大幅降低患慢性肾病的风险与进展速度。

1. 三多三少

  • 多喝水、多运动、多蔬果
  • 少盐、少油、少糖

2. 五控三避

  • 管理:血压、血脂、血糖、尿蛋白、尿酸
  • 避免:吸烟、过度疲劳、伤肾的药物及检查

3. 五不原则

  • 不听信他人推荐药物
  • 不相信神奇疗效药物
  • 不吃别人赠送的药物
  • 不购买来路不明药物
  • 不推荐药物给他人

肾病/慢性肾衰竭10大症状 小便变色风险高

根据香港医管局资料,当肾脏功能因某些原因长期受到严重伤害,其排泄体内新陈代谢废物的功能受损,身体内的废物会累积,且引发多种身体功能的问题,引发慢性肾衰竭。当到达末期肾功能衰竭阶段,病人须透过透析(洗肾)或肾脏移植,才得以维持生命。初期的肾病及慢性肾衰竭征状并不明显。常见症状如下:

肾病/肾衰竭10大初期症状:

  1. 小便带血 / 茶色尿(血尿)
  2. 小便带泡沫(蛋白尿)
  3. 小便混浊(尿感染)
  4. 小便赤痛、频密
  5. 小便感困难、不畅顺
  6. 小便排出小沙石
  7. 多尿、尿量减少、夜尿
  8. 腰腹疼痛
  9. 足踝或眼皮浮肿
  10. 血压高

T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