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扒脂肪|肉眼比牛柳肥3倍?比拼牛肉13个部位 最低脂不是西冷/牛柳
牛肉脂肪|牛扒选哪个部位最低脂?有注册营养师指出,肉眼脂肪含量比牛柳高3倍,有致肥风险!他们列出牛肉13个部位脂肪含量,推介6个较低脂部位,适合减肥或控制体重的人士,但最低脂的并不是牛柳!
牛肉脂肪|比拼牛肉13个部位 最低脂不是西冷/牛柳
「Nutri Life」智悦营养顾问中心注册营养师团队在其facebook专页发文指,意粉用大量橄榄油炒,意大利饭(risotto)则添加了大量忌廉,圣诞大餐吃西餐想吃得轻盈,不妨考虑「锯扒」。不过,牛肉并不是所有部位也较低脂。
注册营养师列出13个牛肉部位的脂肪含量,并划分为较高脂、脂肪含量中等、较低脂3部分:
根据食安中心的资料,低脂、高脂的定义如下:
- 「低脂肪」食物:每100克固体食物含不超过3克脂肪; 每100毫升液体食物含不超过1.5克脂肪。
- 「高脂肪」食物:每100克固体食物含超过20克总脂肪。
为何肉眼比牛柳肥3倍?1个部位比牛柳更低脂?
以每100克生肉计算,牛柳(tenderloin)含7克脂肪,但肉眼(rib eye)则为22克,两者相差3倍。「Nutri Life」注册营养师团队表示,肉眼位于牛只肋骨近背侧的位置,此部位较少运动,所以通常油脂较明显,口感偏腍。此外,T骨(T-bone)因为接近骨头的部位,脂肪含量较高,每100克含16克脂肪,少吃为妙。
他们表示,平铁牛扒(flat iron)的油分则比肉眼少一半,每100克只含11克脂肪。不过,牛柳并非脂肪最少的部位。腹肉,即是封门柳(hanger),是被腩位筋膜包著的肌肉,脂肪含量比牛柳更低,每100克只含6克脂肪。每只牛只有一条封门柳,肉味浓郁,适合作火锅食材,味道不错,获营养师团队推介。
高脂肉类摄取过多 增中风患心脏病风险
据香港衞生署资料,脂肪的基本结构是由一个「甘油分子」及三个「脂肪酸分子」所组成,从食物中常见的可分为两大类:不饱和脂肪、饱和脂肪。两者特性及食物例子如下:
据衞生署资料,饱和脂肪主要来源是「动物性脂肪」,即肉类、牛油、猪油、忌廉及蛋黄等。饱和脂肪使血液更易凝结,若进食过多会引致血管硬化、中风、心脏病等疾病,并促进肝脏产生胆固醇,令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上升。
内容获「Nutri Life 注册营养师」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减肥停滞期吃大餐反而瘦5kg?医生教3招瘦身不反弹
延伸阅读:拆解10大减肥迷思 避免越减越肥
T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