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3-12-19 11:11:10

心源性猝死|常做運動不煙不酒也猝死? 1種隱性疾病高危 醫生拆解成因症狀

猝死個案時有發生,即使不煙不酒、常做運動,也有此風險?心臟科專科醫生王泰鴻接受《星島頭條》訪問,講解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的成因、症狀及預防方法。他表示,心源性猝死幾乎無任何病徵,若病發後心跳停頓,但沒及時急救,存活率恐不足3%。

心源性猝死成因|突現2種惡性心律不正即時致死

猝死可分為「心源性」及「非心源性」,到底是甚麼引發?王泰鴻醫生受訪表示,導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引發惡性心律不正。

心源性猝死
沒任何先兆或預警,在短時間內因心臟原因而自然死亡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引發的惡性心律不正
急性心肌梗塞人士可能會出現 心室性心搏過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或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屬心肌梗塞最嚴重的併發症
是即時致死的原因

 

甚麼是心源性猝死?

  • 在沒有任何先兆或預警的情況下,在短時間內(通常是症狀出現後1小時內),因心臟原因而自然死亡。
  • 根據醫學文件,約有10%的急性心肌梗塞人士,會出現心室性心搏過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和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 心室性心搏過速和心室顫動,是最常見的惡性心律不正,屬心肌梗塞最嚴重的併發症,是即時致死的原因。

心源性猝死症狀|倒下前無徵兆 1疾病成猝死隱患

王泰鴻醫生強調,心源性猝死之前多數沒有症狀。很多人患有嚴重冠心病卻不自知,是因為身體毫無明顯病徵,也沒明顯的不適感覺。但當出現極端天氣(酷熱天氣警告、寒冷天氣警告),或突然做一些平日沒有做的劇烈運動,就很容易令冠心病的病情出現突變,引致「急性心肌梗塞」。

他指出,以下4類人士屬冠心病高危一族:

冠心病高危風險
1. 三高人士
包括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
2. 吸煙人士
3. 年齡
年齡增長導致心血管退化
4. 遺傳
有男性或女性直屬親人在特定年紀前,患上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高危人士:

  •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 吸煙人士
  • 年齡:因隨著年齡增長,心血管退化
  • 遺傳:有男性直屬親人在45歲前,或女性直屬親人在55歲前,患上心血管疾病

此外,香港衞生署指出,精神緊張也較易引發冠心病。冠心病9大成因如下:

冠心病成因
吸煙
高脂肪的飲食習慣
缺乏運動
高血壓
高膽固醇
肥胖
糖尿病
精神緊張
家族性遺傳

不煙不酒猝死風險低?拆解2大錯誤觀念

不煙不酒,就沒猝死風險?王醫生表示,很多人對心血管疾病或心源性猝死存有誤解,以下2種錯誤觀念最常見:

有關猝死的常見錯誤觀念
1. 以為經常做運動,不煙不酒,又沒有病徵,就等於沒有心血管疾病
多種嚴重疾病都可以完全沒任何病徵
沒有病徵,就等於沒有患病,是完全不正確的觀念
2. 認為男性發生心臟猝死的機會比女性較高
60歲之後,男女患病比例其實差不多
誤解原因是,坊間多報導年輕男性在街上或運動暈倒不治的個案

錯誤觀念1:以為經常做運動,不煙不酒,又沒有病徵,就等於沒有心血管疾病

  • 真相:中度高血壓,高膽固醇、早期冠心病、糖尿病,甚至早期或嚴重癌症,都可以完全沒任何病徵。以為自己沒出現身體不適、沒有病徵,就等於沒有患病,是完全不正確的觀念。

錯誤觀念2:認為男性發生心臟猝死的機會比女性較高

  • 真相:本港每天約有3至5人因心臟病猝死。60歲以下的冠心病患者,男性比例佔大多數;但60歲之後,男女患病比例其實差不多。
  • 誤解原因:坊間通常只報導在街上或運動暈倒不治的個案,當中以年輕男性為主,但大部分猝死個案是在院舍或醫院發生,沒有被報導。

由於心源性猝死沒有任何症狀或先兆,因此王醫生建議,應定期進行心臟檢查,才能得知自己是否患有嚴重的隱性冠心病,預防病發。

心跳停頓存活率不足3% 即時CPR可避免猝死

王泰鴻醫生解釋,惡性心律不正,可能引致心室性心搏過速或心室顫動,導致心跳停頓(Cardiac Arrest):

心跳停頓(Cardiac Arrest)
惡性心律不正,可能引致 心室性心搏過速,或 心室顫動
心跳急升至200甚至超過300下
心臟失去泵血功能,只是在顫動
心跳停頓的存活率每分鐘下降7至10%
「醫院外心跳停頓」(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存活率不足3%

 

心室性心搏過速或心室顫動:

  • 心跳會由正常的60至100下,急升至200甚至超過300下
  • 心臟雖仍在跳動,但跳得太快,令心臟失去泵血功能,只是在顫動(即沒有一開一合)
  • 心跳停頓的存活率每分鐘下降7至10%

心肺復甦4大注意事項  留意CPR按壓速度深度

王醫生指,如果沒有人在等待救護車到達前為患者急救,患者的存活機會十分渺茫。而最近有研究發現,如果在香港街上突然有人出現「醫院外心跳停頓」(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存活率不足3%。

他提醒,唯一的處理方法,就是即時為患者心肺復甦(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以及恰當地使用自動心臟除顫器(AED機)。

心肺復甦(CPR)
正確程序
30下按壓 加2次人工呼吸
按壓速度每分鐘100至120下
深度最少5cm
如有AED機,要立刻使用

 

CPR正確程序:

  • 心外壓加人工呼吸:30下按壓加2次人工呼吸
  • 按壓速度每分鐘100至120下
  • 深度最少要5cm
  • 如有AED機,要立刻使用

王醫生補充,大部份亞洲先進國家及城市的學校,都會安排課程,教導學生使用CPR和AED機,但香港沒有相關措施。他建議市民參加相關課程,在有需要時可幫助患者。

延伸閱讀:身體6大警號是猝死先兆 頸背出汗要小心

猝死前身體各部位的警號
心臟病發前,頭、頸、背部大量出汗
臉色發黑發白,需慎防肺栓塞
經常出現眼前發黑,會誘發心肌梗塞
劇烈頭痛,腦部血管出問題
身體不明原因疼痛,心肌梗塞缺血警訊
胸部頻繁疼痛,恐是心血管中斑塊堆積
無症狀

延伸閱讀:運動後飲凍水增猝死風險?3類人高危

3類人不宜運動後飲凍水
身體面對血管收縮反應較差者
心血管疾病患者
高血脂患者
猝死高危人士|糖尿病患者運動後飲凍水極高危
運動後飲凍水的影響
運動後飲凍水可能有猝死風險

 

延伸閱讀:10種水果快速降血壓 減中風心臟病風險

10種水果快速降血壓
釋迦
富含維他命C、蛋白質,營養價值高。
香蕉
低血壓者也可食用,鎂含量亦高,可幫助舒緩疲勞。
奇異果
含有豐富的鉀,同時也富含維他命C與奇異果酵素,能幫助消化。
車厘茄
平價又富含營養,鉀含量高,其中的茄紅素還有抗氧化功效。
樹葡萄(嘉寶果)
從果皮至種子皆含營養,有「樹幹上黑珍珠」之美稱。
香瓜
清涼消暑又富含維他命A、C及膳食纖維,直接食用或做成醃漬小菜都合適。
百香果
富含維他命C、鉀、鐵、膳食纖維、類胡蘿蔔素,且熱量低,堪稱減肥瘦身的法寶。
木瓜
亦含多種眼睛需要營養素,如維他命A、β-胡蘿蔔素、葉黃素等,且含有木瓜酵素能幫助消化。
番石榴
口感酸甜,維他命C含量屬水果之冠,也富含膳食纖維能幫助腸道蠕動。
西瓜
清涼解渴,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C,除了鉀更含有瓜胺酸,有助血管放鬆、降血壓
 
T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