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3-12-19 11:19:00

大便又臭又油等於患胰臟癌? 醫生拆解3大成因 伴隨5症狀須求醫保命

為何大便又臭又油?是因為吃得太多油膩、煎炸食物,還是患了甚麼病?有醫生指出,若大便出現上述情況,主要原因有3種;但若伴隨5種症狀,則可能是患上「癌王」胰臟癌,其存活率較低,須盡早求醫。

為何大便又臭又油?是胰臟癌徵兆?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大家可能偶然會發現大便出現一層浮油,並散發出難聞的惡臭味。究竟是甚麼一回事?

他解釋,這種現象稱之為「脂肪便」。當大便含有過多未消化的脂肪時,會令糞便呈現鬆散、泡沫狀,而且充滿黏液,水面上還會形成一層油膜。有時候,此情況還會伴隨著惡臭味,腹痛、腹脹和腹瀉等不適症狀。

【同場加映】7種常見的大便形態及成因

7類大便
1. 一顆顆硬球(難以排出)
嚴重便秘,可致肛裂、痔瘡
2. 香腸狀,但表面凹凸
會令肛門易受傷
3. 香腸狀,但表面有裂痕,需要多喝水
4. 像香腸或蛇一樣,且表面很光滑
不易令肛門受損
5. 斷邊光滑的柔軟塊狀(容易排出)
攝取過多的水分
6. 粗邊蓬鬆塊,糊狀大便
輕度的腹瀉
7. 水狀,無固體塊(完全液體)
引致脫水

 

大便浮油3大原因 或涉及14種疾病

為甚麼大便會浮油?黃軒醫生指出,這可能與以下3大原因有關,其中可能涉及14種不同的疾病,其中最嚴重的可能是胰臟癌:

為何大便油油的?
1.飲食因素
吃甚麼食物會形成脂肪便?
高油脂、纖維或含有高草酸鉀的食物例子
攝取過多有何影響?如何形成脂肪便?
2.消化系統疾病
與消化系統有關的疾病
與胰臟、肝臟、膽囊或小腸功能有關的疾病例子
引發消化系統相關的疾病後,如何形成脂肪便?
3.過敏或不耐受
對食物便感,容易形成脂肪便?
例如乳糜瀉(麩質不耐症)引發的反應,也有機會形成脂肪便

 

大便浮油/脂肪便成因是甚麼?

1. 飲食因素

  • 攝取過多難以消化的油脂、纖維或含有高草酸鉀的食物,例如堅果、高脂肪的魚類、人造脂肪、椰子油、棕櫚油、全麥產品等,都會增加小腸消化負擔,導致部分脂肪無法被吸收而排出體外。
  • 此外,過度飲酒也會影響胰臟分泌消化酵素,減少脂肪的分解。

2. 消化系統疾病

  • 患上影響胰臟、肝臟、膽囊或小腸功能的疾病,例如胰臟炎、胰臟癌、囊性纖維化、腎臟損傷或衰竭、肝臟損傷或衰竭、副甲狀腺功能減退、膽囊癌、膽結石或手術後併發症、糖尿病、胃腸道細菌感染等。這些疾病都會影響胰臟分泌消化酵素或膽汁酸,或造成小腸吸收障礙,令脂肪無法正常消化和吸收。

3. 過敏或不耐受

  • 一些人對某些食物成分有過敏或不耐受的反應,例如「乳糜瀉」,即是對小麥穀蛋白或其他穀物類似蛋白質的自體免疫反應,會造成小腸黏膜受損,影響吸收功能。

大便又臭又油須求醫?伴隨5症狀恐患胰臟癌

大便浮油要看醫生嗎?重症科醫生黃軒表示,大便浮油並不一定是患病徵兆,因可能只是飲食不當或消化不良所致。

然而,若大便浮油情況遲遲未有改變,並伴隨以下症狀,就有可能是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或胰臟癌的徵兆,應盡早求醫檢查:

大便又臭又油 伴隨5症狀須求醫
腹痛
腹脹
腹瀉
體重減輕
黃疸

 

改善大便浮油3大方法 多吃雞蛋有幫助?

若大便浮油怎麼辦?黃軒醫生建議,如果想改善大便浮油的問題,可以從以下3方面入手:

3招改善大便浮油
1.飲食調整
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例如小米粥、細面條、瘦肉、雞蛋、蔬菜等。
注意充分咀嚼,以幫助消化。
適量補充水分,防止脫水和便秘。
補充消化酵素或益生菌
若是因胰臟分泌不足或小腸吸收障礙所導致的大便浮油
補充一些消化酵素或益生菌,以增加脂肪的分解和吸收
3.治療原發的疾病
需要及時就醫診斷和治療
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和治療,可以提高存活率。
 

如何減少大便浮油情況?

1. 調整飲食

  • 減少攝取高脂肪、高纖維或高草酸鉀的食物,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小米粥、細面條、瘦肉、雞蛋、蔬菜等。
  • 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膩的食物,例如辣椒、煙酒、油炸或烤食物等,並要注意充分咀嚼,以幫助消化。
  • 適量補充水分,防止脫水和便秘。

2. 補充消化酵素或益生菌

  • 若因為胰臟分泌不足或小腸吸收障礙導致「大便浮油」,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補充一些消化酵素或益生菌,以增加脂肪的分解和吸收,並改善腸道菌群平衡,恢復腸道黏膜功能。

3. 治療原發的疾病

  • 若是因為某些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而引致大便浮油,則需要及時就醫診斷和治療,以防止病情惡化、出現其他併發症。
  • 例如,胰臟癌是一種致命的癌症,早期徵兆之一就是大便浮油,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和治療,可以提高存活率。

胰臟癌5年存活率約10% 大便浮油為早期先兆

為何患胰臟癌會出現大便浮油情況?重症科醫生黃軒指,大便浮油屬於「癌王」胰臟癌的早期症狀之一。他解釋,胰臟癌是一種罕見但危險的癌症,發生在胰臟組織。

他引述統計數據指,胰臟癌的5年存活率約只有10%,是存活率最低的癌症之一。早期胰臟癌症狀通常不明顯或容易被忽視,所以有很多人確診時已處於晚期。黃醫生解釋,胰臟癌患者大便浮油的原因如下:

胰臟癌引致大便浮油的原因
早期胰臟癌症狀通常不明顯或容易被忽視
大便浮油屬於被稱為「癌王」的胰臟癌的早期症狀之一。
阻塞或壓迫胰管,使得胰液無法順利流入十二指腸,導致消化酵素不足。
侵犯或破壞胰島細胞,使得胰島素分泌減少,血糖水平升高。
轉移或擴散到其他器官,如肝臟、膽囊、脾臟和腹膜等,影響其功能。

 

胰臟癌與脂肪便形成的關係:

  • 胰臟癌會令胰管受阻塞或壓迫,導致胰液無法順利流入十二指腸,消化酵素不足。
  • 胰臟癌會侵犯或破壞胰島細胞,令胰島素分泌減少,血糖水平升高。
  • 胰臟癌轉移或擴散到其他器官,如肝臟、膽囊、脾臟和腹膜等,影響其功能。

內容獲「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胰臟癌6症狀難發現  小心忽略腸胃問題

香港醫管局也指出,胰臟癌的診斷經常被延誤,除了因為症狀容易被忽略,亦可能是患者誤以為是其他常見腸胃問題:

胰臟癌6大常見症狀
上腹痛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脹
黃疸、皮膚搔癢、大便呈陶土色
體重在短時間內下跌
上腹出現硬塊
腹水

 

延伸閱讀:胰臟癌10大高危人士 1類患者佔90%

香港醫管局指出,胰臟癌出現與以下種風險因素有關,以下10類人屬高危一夜族:

胰臟癌高危一族
黑人風險較高
男性
吸煙
糖尿病患者
超重
長期吃動物脂肪
長期接觸殺蟲劑
幽門螺旋菌
遺傳
慢性胰臟炎

 

延伸閱讀:醫生教預防胰臟癌5大方法 背痛要小心

及早預防胰臟癌5大方法
乳癌家家族史
胰臟癌高危一族
癌症家族史
胰臟癌高危一族:癌症家族史
背部腹脹
7成無症
背部腹脹要小心
胰臟腫瘤背部腹脹
血糖上升
早期症狀
糖尿病
體重下降
胰臟癌症狀:CA19-9
8成患者CA19-9上升
初期比例低
CA19-9指數要多加留意
胰臟內視超音波
身體檢查
早期症狀

 

延伸閱讀:5種高纖水果 穩定血糖防胰臟癌

5種水果 有效降血糖防胰臟癌
柑橘類 (富含多酚和纖維素)
番石榴(建議連皮一起食用)
蘋果(建議連皮一起食用)
藍莓
車厘茄
 
T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