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3-11-03 05:52:54

坐骨神经痛|腰骨痛因为椎间盘突出?久坐久站增风险 出现4症状须求医

相信不少人也有腰骨痛的经验,很多时会被诊断为「坐骨神经痛」。到底坐骨神经痛成因是甚么?出现甚么情况须求医?

坐骨神经痛因为椎间盘突出? 久坐久站风险高

首先,「坐骨神经痛」不是一种疾病名,它是一种因坐骨神经被压迫而导致的症状。压迫的原因主要由于椎间盘突出、骨刺、退化导致的黄靭带增生,骨折碎片,甚至是肿瘤所致。常见症状包括下背痛,脚麻或有针刺般的感觉,走路时脚软等(俗称「发软蹄」),以上病征通常在咳嗽、搬重物、久坐或久站更为明显。

 【同场加映】椎间盘突出成因/风险因素

椎间盘突出成因/风险因素
家族遗传
肥胖
曾经拉伤或腰部有旧患
吸烟(椎间盘退化风险较非吸烟者高四倍)
不良姿势
缺乏运动

坐骨神经痛须求医?出现4情况要治疗

若出现四种情况,病人需要及早求医,包括小便失禁、病征持续超过一星期、突然痛楚导致无法活动,以及因意外而引致的疼痛,例如因车祸或「跣脚」跌倒。

大部份病人选择找家庭医生,医生大多处方消炎药或专门针对神经痺痛的药物,然后转介物理治疗止痛或安排针炙治疗。如果病征持续,家庭医生会转介专科医生跟进,安排磁力共振扫描找出病因。

【同场加映】一般痛症与长期痛症有何分别?

一般痛症与长期痛症的分别
 
 
 
 
 
 
 
 
 
 
 
 
 
 
 

如何治疗坐骨神经痛?何时要做手术?

1. 微创手术治疗方案:经管道式方法

做手术与否很视乎患者征状和磁力共振的结果。以常见的椎间盘突出为例,如果扫描显示,明显突出而压迫神经线,手术处理方法及风险如下:

  • 手术做法:较传统的微创手术是经管道式的椎间盘切除术,在病人背部开一个两厘米的切口,放入管道,经显微镜下切除椎间盘,放松神经。
  • 风险/副作用:神经线受损而导致下肢无力麻痺。

注意事项

  • 在这种手术中,电生理监察仪器有助减少神经线受损风险和增加手术成功率。虽然经管道式微创手术已应用多年,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 如果患者小面关节增生严重或和椎板的三维结构关系不理想,为了足够的神经线减压,有机会需要切除过多的小面关节而增加术后椎体之间的不稳定性,患者可能日后需要再做椎体融合手术。

2. 超微创手术治疗方案:经内窥镜方法

最近几年,内窥镜减压手术有很明显的发展,可补上述方法不足之处。

  • 内窥镜好处:内窥镜的镜头有不同角度,像潜水艇的潜望镜般,经光学原理折射出影像,可以窥探小面关节底下的神经线,在减少关节的切除情况下做到满意的减压。采用此方法,伤口比经管道的方法更细,一般为1厘米内。
     
  • 做法:内窥镜手术主要有两种入路方法,经椎板间(伤口在背部中央)或经椎间孔(伤口在背侧),入路方法是依据病征和扫描结果来决定。

由于伤口更细小,通常术后即日或翌日就可走路和出院。最近,内窥镜手术仪器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现已可经内窥镜放入可扩展的腰椎支架植入物,令融合手术可以有更微创的选择。

T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