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3-12-19 12:02:30

經常手腳麻痺是糖尿徵兆?恐是3大重病警號!醫生教自測症狀

手腳沒有被壓著,但仍感到麻痺?可能是患了重病!有醫生指出,有病人受糖尿病影響,雙手持續麻痺。醫生教分辨重病症狀,並指出若出現3種手麻痺情況,則可能是中風、癌症警號,應盡快求醫檢查。

血糖控制不穩 因糖尿病致手麻痺

家醫科醫生陳欣湄在節目《健康2.0》分享病例指,有病人一直感到手麻痺,雙手觸摸所有物件時,也好像隔著手套在觸摸。查看病歷發現,該病人已患有糖尿病10年,且一直無法控制好血糖,空腹血糖值達200至300以上,導致手腳麻痺。醫生指出,處理好糖尿病,麻痺症狀才會改善。

除了手腳麻痺,患糖尿病後還會出現甚麼症狀?據醫管局資料,初期可能會出現以下病徵:

糖尿病初期症狀
經常口渴
小便頻密
感到饑餓
體重下降
容易疲倦
視力模糊
傷口不易癒合
皮膚痕癢

小心3種手麻痺情況 恐中風患癌症

經常手腳麻痺等於糖尿病?陳欣湄醫生表示,手麻痺時,若有其他部位同時出現麻痺感,很可能是糖尿病等一些重病的徵兆。她強調,無論麻痺是急性產生,或者在維持某些姿勢時感到麻痺,則可能代表病情惡化,須及早求醫檢查。

陳醫生指出,若出現以下3種手麻痺情況,患重病風險較高:

手麻痺反映患重病?
如果伴隨其他部位一起出現麻痺就要注意
1:手麻痺,伴隨腳、臉和身體半邊麻木
重點:急性出現於某一邊身體
可能是中風
腦幹小中風只會出現局部麻痺
2:腳比手更麻,身體兩邊麻痺感對稱
重點:四肢麻木持續出現
可能是糖尿病
血管循環不佳導致感覺神經麻痺
3:手麻痺,伴隨肩膀或腋下內側麻木
重點:在特定姿勢或情境會持續出現
可能是癌症
因腫瘤壓迫導致
應盡早求醫檢查

1. 手麻痺,伴隨腳、臉和身體半邊麻木

  • 重點:急性出現某一邊身體變得無力、麻木
  • 可能患上:中風;腦幹小中風可能只會出現局部麻木

2. 腳比手更麻,身體兩邊麻痺感對稱

  • 重點:四肢麻木,且從末端開始麻痺,並持續出現。
  • 可能患上:糖尿病,導致血管循環不佳,令感覺神經越來越麻痺。

3. 手麻痺,伴隨肩膀或腋下內側麻木

  • 重點:在特定姿勢或情境會持續出現
  • 可能患上:癌症,因腫瘤壓迫造成,且壓迫到不同神經會出現不同的麻痺狀況。

5類人患糖尿風險高 過重人士要小心 

香港醫管局列出糖尿病高危人士的特徵,其中BMI超過23的人士都應該多加注意。

糖尿高危人士
1.直屬親友同是患者
2.患高血壓、血脂
3.曾患妊娠糖尿
4.BMI超標者
5.中年以上人士

 

手痺痛可能是患滑鼠手 醫生教1招測症狀

此外,神經外科醫生丁賢偉也在該節目中表示,當身體出現麻痺,一般來講都是神經出現了問題,例如糖尿病引起神經病變,可能導致全身上下出現麻痺。而最常見的是正中神經麻痺,也就是腕管綜合症。可以通過一個簡單動作測試得知:

  • 將左右手背對背用力壓,如果感到麻痺,就要盡早看醫生。

根據本港醫管局資料,腕管綜合症(滑鼠手)是由於長時間屈曲手指或腕,令肌腱長期損傷,腱滑膜產生炎症等原因,壓迫到正中神經,導致橈側三隻半手指麻木、刺痛及疼痛。腕管綜合症成因、症狀如下:

腕管綜合症
腕管是甚麼?
正中神經是甚麼?
腕管綜合症如何發生?
症狀1:三隻半手指麻木或刺痛
症狀2:握拳時麻木加重
症狀3:大拇指肌肉萎縮,拇指控制力減弱
腕管綜合症成因包括長期屈曲手指,引起炎症
糖尿病、懷孕等都可能是成因
長時間重覆動作如開車,亦有可能導致滑鼠手

 

8方法改善手腕勞損 減少手部痺痛

醫管局指出,要避免手腕勞損及痺痛加劇,宜減少重覆性動作,並適當按摩,其他紓緩方法如下:

如何改善腕管綜合症?
1.減少重覆性動作
2.注意保持手腕理想姿勢
3.避免過份使用拇指與食指
4.避免長時間使用高頻震動用具
5.適當分配休息時間
6.勤做伸展運動
6.勤做伸展運動
7.按摩
每次3-5分鐘,每日3次
8.肌肉鍛煉

6類食物有效預防糖尿穩定血糖

營養師李婉萍曾分享6種適合糖尿病人士的食物,包括1種下午茶點心,能夠幫助控糖且避免血糖波動。

6類食物有效穩定血糖
富含Omega-3的魚類
Omega-3有助穩定血糖原因
含Omega-3的魚類例子
吃三文魚及秋刀魚也有效
鷹嘴豆、紅薏仁
鷹嘴豆、紅薏仁的作用
要吃對澱粉
可吃1碗鷹嘴豆、紅薏仁代替精緻澱粉
南瓜及南瓜子
可作下午茶點心
柑桔類水果
不應單以甜度認為柑桔類水果不適合
柑桔類水果含多種助穩定血糖物質
建議飯後吃
要適量吃
牛蒡茶
水溶性纖維含量豐富
腎病患者不宜喝
無糖紅茶
紅茶有奶油香氣又無糖
可解甜癮
注重選擇原則,讓心情愉快一樣重要
 
T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