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大厨】叛逆与创意打破传统中餐框架 招牌叉烧包受香港添好运启发 多伦多唐人街Fusion料理R&D
【竹升中餐厅(五)】如果你曾到访这间位于士巴丹拿道的Fusion中餐厅,一定对墙上引人注目的「艾未未」和「毛泽东」涂鸦有很深印象。这个设计其实暗藏着餐厅名字的含义——R&D,代表「叛逆(Rebel)」与「恶魔(Demon)」。餐厅创办人兼大厨Eric Chong和Alvin Leung都是自学成才的厨师和工程师,这个名字在向他们的工程师背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致敬同时,也揭示了两位的个性。
R&D代表「叛逆」(Rebel)与「恶魔」(Demon),这个名字除了向他们的工程背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致敬,也揭示了两位的个性。
「恶魔」与「叛逆」打破传统中餐框架
Alvin因其「厨魔」的绰号,成为了「恶魔」的象征;而Eric则因离开了工程师的职业道路,转而投身烹饪,被视为「叛逆」。R&D不仅体现了两位的个性,也象征着餐厅敢于打破传统中餐概念。菜单的设计受到整个亚洲地区的影响,包含韩国、泰国、日本、马来西亚等的元素。Eric深知,多伦多聚集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尤其当餐厅开在Downtown唐人街,食客并非全是华人。回顾开业初期,他们曾坚持使用自制的蠔油,但过于原汁原味的做法却未能迎合西方顾客的口味,因此Eric逐渐学会在保留亚洲风味的原则上,适应本地文化,让西方食客也能接受。
菜单上的「R&D炒饭」就是结合了多元烹饪文化的例子。Eric会先用椰奶煮饭,其间不加一滴水,令饭粒沾满丰富的油脂,味道更香,而且在翻炒的时候,米饭粒粒分明,不会结成块。然后加入以冬菇、紫菜和辣椒煮成的蘑菇XO酱,以及牛肝菌牛油,使整道菜充满蘑菇的香味。配料方面,会用多种蘑菇、小白菜、豌豆、粟米和豆芽,一起炒出镬气。最后撒上以咖喱叶、焦化牛油和泰国辣椒制成的新加坡脆片,进一步丰富口感和风味。
Eric深知,多伦多聚集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他在经营餐厅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在保留亚洲风味的原则上,适应本地文化,让西方食客也能接受。
R&D炒饭——先用椰汁煮饭,然后加入以冬菇、紫菜和辣椒煮成的蘑菇XO酱,以及牛肝菌牛油,再加入配料炒出镬气。
粉粿沿用祖传配方 叉烧包灵感来自香港名店
Eric从小热爱美食,高中时体重一度达至205磅,这份对美食难以抗拒的热情,来自于他的公公。与Eric一样,公公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点心师傅,曾经拥有自己的餐厅,至今Eric依然根据公公当年的配方,每天新鲜制作「公公粉粿」的面团。他说,面团制作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要用双手接触高温水,在面团仍冒着热气的时候,就要把握时间揉面,让水和淀粉尽快融合,否则口感会大打折扣。
另一道招牌菜叉烧包也是每天新鲜制作,Eric透露灵感是来自香港著名餐厅添好运的酥皮焗叉烧包。外皮使用墨西哥包做法,每个面团都被精准地分成40克,内馅则是经过多重工序处理的猪肩肉,要先用盐水和醃料醃制,然后烘烤、切碎,再与自制酱汁混合,最后制作出外皮酥脆香口,内馅浓郁美味的叉烧包。
Eric依然根据他公公的配方,每天新鲜制作「公公粉粿」的面团。
粉粿面团制作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要用双手接触高温水,在面团仍冒着热气的时候,就要把握时间揉面,以求最佳口感。
Eric透露,这道叉烧包的灵感是来自香港著名餐厅添好运的酥皮焗叉烧包。
21岁夺厨艺比赛冠军 「初哥」成大厨非一帆风顺
不少人认为Eric当年只有21岁,又没有任何厨房经验的情况下,就夺得「MasterChef Canada」的冠军,实属天赋异禀。不过天才背后,Eric的烹饪事业并非一帆风顺。他告诉我们,原来很多人都不知道,在R&D刚开业的两年,他并不是主厨。其间,Eric从外聘的两位主厨身上学习,由如何使用炒锅、包点心,到如何经营一间餐厅,每一步都是造就Eric从「初哥」成为大厨的重要基石。
除了烹饪技术,Eric的性格也在经营R&D的这九年间改变了不少,他笑指,一开始想像Gordon Ramsay一样,在厨房里尽情展现火爆脾气,但现在他选择抱着有同理心和关心的态度与员工交流,发现这反而更能激发员工潜能。
今年对Eric来说意义特别重大,因为他于11月开设了全新精致餐厅aKin。虽然R&D已是米芝莲必比登推介餐厅,不过Eric的野心不止于此,能成为米芝莲星级厨师一直是他的梦想。他认为,一间拥有品尝菜单的餐厅,才能真正展示厨师的潜能和创意,而aKin将是他实现梦想的重要舞台。
虽然R&D已是米芝莲必比登推介餐厅,不过Eric的野心不止于此,能成为米芝莲星级厨师一直是他的梦想。
R&D
地址:241 Spadina Ave., Toronto, ON M5T 2E2
电话: (416) 586-1241
营业时间:周三至四5pm – 9pm;周五至六5pm – 10pm;周日5pm – 9pm;周一至二休息
特约记者:赵曼婷
摄影、剪接:马富城
制作:CCUE
延伸阅读:红白大厨 —— 竹升中餐厅
简约风格的设计,加上桌上的青花荷叶碗,走进这间现代中餐厅,就有一种在家的惬意和舒适。这种远离繁嚣的感觉,正正是餐厅创办人兼主厨Anna希望带给食客的氛围。她曾在法国和意大利餐厅学厨,因此Alma的菜式结合了法国菜和意大利菜的元素,以创新方式诠释传统中菜……点击查看完整报道:融合法国和意大利风味 连续两年入选米芝莲 Alma女厨师创出一片天
经过多伦多College和Bathurst街的交汇处,你或曾看到一个霓虹灯招牌,闪烁着熟悉的字词「DaiLo」(大佬)。这是一间充满创意与惊喜的新派亚洲菜餐厅,将传统的亚洲风味与创新的烹饪手法相结合,创造出一道道令人惊艳的菜肴。「大佬」在中华文化中是尊称,而餐厅的理念正是基于家庭价值观及尊重。刚开业时,创办人兼主厨Nick Liu以家族食谱为基础,创造出了新式亚洲料理,将旧时的家族风味注入现代创意中,而这亦是「DaiLo」名字的来由……点击查看完整报道:家族食谱变出新派亚洲菜 疯狂菜式「炸西瓜」冲击味蕾 DaiLo「大佬」:所有菜系最后都是「融合」
隐藏在肯辛顿市场中的「Sunnys Chinese」,由一间标志性的隐藏酒吧改建而成,不但没有醒目的招牌,记者在初次到访时,即使跟随Google地图,也花了近10分钟才找到具体位置。这间坐落于不起眼内巷的餐厅,却晚晚满座,吸引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食客一探究竟……点击查看完整报道:茶餐厅风格主打最正宗味道 停车场后门外卖意外诞生米芝莲隐世镬气小炒 Sunnys Chinese夫妻肺片见真章
虽然MIMI Chinese和Sunnys Chinese都是中餐厅,但在风格上却大相迳庭,两间餐厅无论在食物、用餐体验或装修方面,都各有特色。Sunnys的菜式讲求「快、靓、正」,烹调过程不会过于繁琐,菜单上没有一道菜需要制作超过40分钟,像有烟火气的小酒馆。相比之下,MIMI则展现了更为精致的餐饮体验,提供品尝菜单供食客选择。环境散发怀旧氛围,侍应穿着白色衬衫和黑色煲呔,旨在为食客提供奢华与高品质的用餐体验……点击查看完整报道:白恤衫黑煲呔侍应高档中餐厅MIMI Chinese 精雕细琢招牌咸蛋奶黄马拉糕、酿鸡翼
T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