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风雨中坚守 有人风口上打卡|梁伟聪
超强台风桦加沙吹袭过后,香港各区都在盘点损失,兴幸的是暂时未见非常严重的事故,最惊吓的画面还要数香港富丽敦海洋公园酒店被巨浪冲爆玻璃门的一刻,而很快该酒店已经清理现场,一众打风上班的员工实在值得一赞。
笔者初出社会的第一份工是在报馆工作,亦经历过打风赶返公司的日子,随着时代进步,今时今日不少行业已经开始可以WFH(在家工作),钟意返工的一众刘生,亦可以轻松一点,不用再冒着风雨、踏着水浸的街道赶回公司。但酒店、饮食等服务性行业,却不太可能靠「WFH」去维持运作,仍然是需要有人要坚守岗位,确保客人安全、餐饮供应、设施正常。
正当笔者以为只是服务性行业必须要「有人」的时候,《彭博》报道说,原来一批金融高层亦在十号风球期间返回办公室,为的是必须有人负责在场处理交易和定价,同时亦有急需签署的重要文件等。亦正因如此,汇丰总行对面的文华东方、四季酒店、太古广场几家高级酒店均接近满座。
今次事件更显得这批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精神与责任感,他们或许没有新闻头条的光环,但他们的付出,却是城市能够在十号风期间仍然营作,以及迅速回复正常的关键。
打卡出事屡见不鲜
然而在一班人坚守岗位的另一边,却有另一班视「追风」为娱乐的市民,风球一挂便纷纷出动,走到海边、码头等的最前线「打卡」。在社交平台兴起之后,「打卡文化」愈趋普遍,甚至愈趋年轻,打卡出事的案例亦屡见不鲜。
「追风」当然有趣,毕竟这种级数自然的力量确实令人震撼,上一次香港出现17级或以上阵风的记录,已经是1962年的「温黛」(Wanda),这个名字真是细细个就听过。但在极端天气下,若不顾自身安全,甚至影响救援或清理工作,便不只是「打卡」这么简单,更是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前线工作人员的一种不尊重。
其实电视台与其继续在打风期间派员到街上「追风」,不如考虑一下追踪那些在打风期间继续上班的人们,尝试将镜头转向那些在风雨中默默付出的前线工作人员,记录他们的坚持与努力,或许更值得一赞。
梁伟聪-企业传讯及财经公关顾问
?LinkedIn: https://bit.ly/3ClurwJ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wc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