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經濟
2025-09-18 23:32:42

调查揭七成港人忧退休储备不足 45岁以上焦虑最严重 考虑旅居大湾区比例高

全球咨询巨头麦肯锡(McKinsey)最新发布的香港退休规划调查报告敲响警号。多达七成市民忧虑退休后资产不足以应对生活,其中45岁或以上的中后年群体焦虑最甚,甚至已退休人士中仍有高达六成存在同样担忧。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约半数港人制订具体退休计划,且储蓄现实与理想标准出现严重断层。仅16%的55至65岁受访者及23%的65岁以上人士,已储备超过1000万元的退休资产,远低于金融机构建议的2000万元「舒适退休」门槛。

半数缺乏具体退休规划

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市民预期退休后生活质素会下降。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兼香港区总经理石炜麟强调,60%的市民接受退休后生活水平较退休前明显下降,其收入替代率(replacement ratio)远低于国际通用的70%标准,这一现状可以说是香港退休规划领域的「警号」。

在养老居住偏好层面,调查显示,香港市民养老观念偏向传统,超过8成受访者希望退休后居家养老,其中3成计划与子女同住,5至6成选择独居,愿意通过护理协助、日间护理等服务维持独立生活。

 

与此对应,市民对居家养老配套服务的支付意愿高,4至5成受访者愿意为居家医疗、个人护理、家务服务等付费,显示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已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转变。

从付费能力与意愿来看,不同群体呈现明确差异。超25%受访者愿意每月花1万港元以上在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养老项目上;另有35%愿意每月支付3000至1万港元;家庭资产达800万港元以上的群体中,超半数愿意每月花1万港元以上,用于提升退休生活体验的「非必要但高品质」服务。

与此同时,受访者对于支付传统与创新医疗解决方案均表现出高度意愿,特别是慢性病管理与先进治疗方案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值得留意的是,与年轻族群相比,65岁以上人士对医疗科技解决方案的支付意愿高出10%至20%,反映长者对创新医疗服务、慢性疾病管理及维持理想生活质素的服务需求正在迅速上升。

麦肯锡报告指出,香港人口老化加速,银发经济潜力庞大。麦肯锡香港分公司副董事合伙人叶茜玉表示,本港人均寿命长、储蓄率高,且市民愿意为优质养老服务付费,为金融、医疗、生态圈服务及雇主支持等多个领域带来重大商机。

银发经济催生多领域新机遇

她认为,金融机构需从过往侧重「资产积累」转向协助客户实现「高质养老」,并利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开发更易使用的退休规划工具,协助市民跨越退休规划的知识门槛。医疗健康领域则需重点发展居家护理、移动医疗及数字健康工具,以配合八成市民居家安老的意愿,同时降低社会整体养老成本。

此外,调查发现超过三成受访者计划在退休后迁移或经常往返大湾区城市,且多数并非打算永久定居内地,而是选择香港与内地两边居住。叶茜玉表示,这趋势提示业界需以「一体化」视角设计解决方案,提供覆蓋两地医疗、娱乐、居家服务等需求的「一站式」支持,满足市民跨地域退休生活的需要。

港人「微退休」兴起 50岁储够200万即计划休假 「身心活跃比维持收入更重要」

 

相关文章:港人「微退休」兴起 50岁储够200万即计划休假 「身心活跃比维持收入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