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2025-10-08 01:04:50             
          
        诈骗︱今年首8个月接逾2.8万宗骗案 内地生电话骗案达86宗涉款7500万
近年骗案猖獗,不少骗徒更以学生为目的实施诈骗,尤其是内地来港学生。根据警方最新数字,去年涉及内地学生的电话诈骗案共有327宗,损失总金额超过2.3亿元。立法会科技创新界议员邱达根以书面质询询问当局今年首9个月涉及学生的骗案,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8日)回应指出,今年首8个月接获超过2.8万宗骗案,损失金额为50.2亿元,涉及专上院校本地学生和内地学生的电话骗案分别为184宗及86宗,损失金额分别约为3,200万元及7,500万元,损失金额最高一宗涉1,097万元。
损失金额最高一宗达1,097万元
邓炳强指出,根据警方最新数字,2025年首8个月共接获28,379宗骗案,损失金额为50.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跌1%及14.5%;当中涉及专上院校本地学生和内地学生的电话骗案分别为184宗及86宗,损失金额分别约为3,200万元及7,500万元。惟警方未有就学生涉及网络诈骗的个案数字作分类备存。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资料图片
涉及专上院校本地学生和内地学生的电话骗案分别为184宗及86宗,损失金额分别约为3,200万元及7,500万元。资料图片
损失金额最高一宗发生于2025年4月的「假冒官员」电话骗案,损失超过1千万元。资料图片
立法会科技创新界议员邱达根。资料图片
警方安排「乖巧宝宝」防骗宣传车走访全港各区,提升市民的防骗意识。资料图片
假冒外卖平台钓鱼短讯近期有所增加
他指,警方暂时未观察到针对海外学生的骗案有明显趋势。至于损失金额最高一宗发生于2025年4月的「假冒官员」电话骗案,损失超过1千万元。受害人为1名25岁内地大学生,于2025年4至7月期间按骗徒指示将1,097万元分多次存入多个指定的本地银行帐户。警方于同年7月拘捕2名内地男子,并已起诉2人共3项「洗黑钱」罪。
另外,邓炳强指警方注意到近来涉及学生的电话骗案多涉及假冒外卖平台发送钓鱼短讯,指示受害人致电「假客服」,再诱骗其支付「保证金」以取消订单。更有不少诈骗集团透过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平台,诱使学生参与虚假的「刷单」活动。他强调,如发现有怀疑诈骗内容,警方会要求有关社交媒体平台即时移除,并采取适当的跟进行动。2025年1至8月,有关平台已按警方要求,检视及移除超过6.7万个诈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