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录4100万元营运亏损 借贷上限再获放宽至350亿元
市建局上一财政年度录得4,100万元营运亏损,加上市价下跌的减值拨备达26.8亿元,总亏损是27.2亿元。市建局主席周松岗表示,市建局总流动资金仍有212亿元,资产净值为436亿港元,强调财政情况仍稳定,未来几年会继续为6个已经开展的重建项目进行收购。市建局行政总监蔡宏兴表示,未来不排除会继续发债,又透露市建局的借贷上限于上周获批准由250亿元放宽至350亿元,强调在息口下行的情况下有空间发债。
市建局今日(6日)举行传媒饭局,蔡宏兴指市建局在2025至2026年度,以及未来几年,会尽力完成正进行的项目,并会继续审慎理财,采取动态管理策略,视乎本港经济环境和楼市状况,协调市建局收购和招标项目步伐,持续有序推动市区更新。
忧「7年楼龄」酿私人重建恶性循环
蔡宏兴坦言,以目前「同区7年楼龄」的收购政策,成交的平均价比市价高出一倍有多,「可以话系收购越多就蚀得越多。」他指,「7年楼龄」不止令市建局面对高买低卖的情况,更阻碍了私人发展商在旧区进行投资和重建的意欲,「旧业主宁愿等到市建局提出较优厚的收购价来出售,令很多私人发展商重建发展步伐停下来,或者增加收楼成本。」他强调,旧区重建不能单靠市建局,私人发展商的参与尤为重要,而「7年楼龄」的对私人重建恐造成恶性循环。
市建局执行董事(商务)区俊豪透露,市建局目前就「7年楼龄」的研究方向,不只是考虑减低市建局收购成本,还会研究赔偿机制,能否做到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的初心,又可能会考虑让业主有做维修、楼宇状况比较好的旧楼能获得较高赔偿,以推广业主有责任维修楼宇;加上楼换楼等方案,都会是市建局与政府研究的方向。
未来开新项目要「睇𩠌食饭」
市建局主席周松岗补充,有关研究原则上是希望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第二是可以支持市建局财政增快旧区更新的速度。第三,是给予重建户多一点选择,举例子长者楼换楼能否在新楼宇提供一些医疗设施或护理服务,改善长者生活,「所以目前还未有具体方式,市建局会在明年向政府提交建议,然后再作咨询工作。」
周松岗又指,对于今年度能否逆转亏损不感到乐观,市建局审慎理财下,未来开新项目亦要「睇𩠌食饭」,可能会从未开展的项目储备中,挑选物业业权收购规模细小,但可以与其他已开展项目一并作整体规划和设计,发挥更大规划裨益的项目,他重申「财政能力有咁多,我们也只能够做咁多。」
记者:赵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