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企出海专班︱丘应桦冀年底前敲定工作计划 举行首场大型推广活动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政府将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主动吸引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拓展海外市场,并整合投资推广署、贸发局及香港驻内地办事处等资源,组成一站式服务平台。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今(30日)表示,目标是在年底前制定策略及工作计划,并举办首个大型推广活动。
丘应桦指出,在《施政报告》框架下,商经局的主要措施涵盖多个范畴,包括巩固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地位、深化与内地及「一带一路」经济体合作、支援中小企发展、推动数字贸易与电商,以及打造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等。
他续称,将负责成立并督导「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协调各政策局、部门和机构,为「出海」企业制订多元方案,目标是在年底前敲定策略与工作计划,并举行首场大型推广活动。
中美关税仍在磋商 丘: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选委界议员吴杰庄关注,「出海专班」的一站式平台会否同时作为吸引外资的工具,协助外地企业进入内地市场,为国家招商引资。丘应桦回应指,香港一直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当局持续进行引进企业工作,未来将继续推进。
吴杰庄亦问及美国关税问题,丘应桦表示中美双方仍在商讨中,香港会致力开拓其他经济体,例如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两次率团访问中东,签署多项合作备忘录,而「一带一路」工作组也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丘应桦强调,未来将更积极开拓东盟、中东、中亚及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并透过签订投资保护协定,为「出海」的本地及内地企业提供保障,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
纺织及制衣界议员陈祖恒询问,除「出海专班」外,是否有其他措施协助内地企业「出海」。丘应桦指出,「出海专班」并非香港政府单方面工作,需与内地部门紧密协作。他透露刚与国家商务部开会,商讨如何统筹「专班」、筛选适合外拓的企业,以及在内地推广香港的优势,现阶段暂未有具体方案,但强调两地协调至关重要。
会展业资助场地将扩至西九文化区
旅游界议员姚柏良关注会展业发展,丘应桦指,政府「会展业资助计划2.0」获注资5亿元,主要希望吸引更多外地旅客,资助对象为非本地参加者,包括参展商及买家。若一场国际展览的非本地参加者数目达到1,500人,便可申请资助,上限为1,000万元。
丘应桦引述过往数据,每名过夜会展旅客在港消费额约8,000元,政府上一轮投放12亿元的会展资助计划已于今年6月30日完结,共资助220场合资格展览。而疫情后会展业蓬勃,亚博馆及会展的档期已近乎爆满,因此新计划亦会将资助场地延伸至海滨及西九龙文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