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2025-09-24 18:33:06

台风桦加沙|澳门政府总结打破多项气象记录  解构「双眼墙」如何造成远程破坏力

超强台风「桦加沙」周二横扫香港,创下本港一年内第二个十号风球、以及十号风球悬挂最长时间纪录,且超强大风力令本港多区水浸,满目疮痍。与香港一水之隔的澳门政府,撰文总结桦加沙打破创下多项气象记录,并解构其「双眼墙结构」如何造成在较远距离下,仍对附近地区造成强大破坏力。

澳门气象部门「地球物理气象局」指,桦加沙以超强台风姿态来袭,并打破多项气象记录,其中包括:打破了气象局自1968年有记录以来,首次于同一年内,两度发出十号风球;距离澳门最远的十号风球——相距90公里;以及生效时间最长的十号风球,达10.5小时。

此外,回顾十号风球生效期间,澳门各区录得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达12级,最高阵风更达14级。此外,热带气旋信号生效期间,整体达八号风球风力或以上时段长达15小时。
 

与香港一水之隔的澳门政府,撰文总结桦加沙打破创下多项气象记录。澳门政府网站

 

地球物理气象局特别指出,桦加沙的双眼墙结构,具有助力较远距离十号风球的特点。

 

澳门水浸情况

 

十号风球生效期间,澳门各区录得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达12级,最高阵风更达14级。澳门新闻处

 

桦加沙「外眼墙」最大风雨区域持续影响澳门,造成持续的12级飓风。澳门新闻处

 

地球物理气象局特别指出,桦加沙的双眼墙结构,具有助力较远距离十号风球的特点。

一般而言,发展成熟的热带气旋会出现「风眼」,围绕风眼的眼墙区域便是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雨的区域。

当热带气旋发展至一定强度时,常会出现眼墙置换的现象,从而产生「双眼墙结构」。此时其外围的雨带会形成新的「外眼墙」,而原来的「内眼墙」则逐渐消失。这个过程中,热带气旋强度会暂时减弱,但当新的眼墙成功发展并取代旧的眼墙时,热带气旋会重新增强。

桦加沙进入南海后,以偏西北偏西方向靠近广东沿岸,于澳门以南约90公里掠过。虽然并无正面吹袭澳门,但由于桦加沙一直维持「双眼墙结构」,其「外眼墙」最大风雨区域持续影响澳门,造成持续的12级飓风。

与香港一样,桦加沙在澳门引发显著风暴潮,造成大范围破坏。根据澳门气象局的说法,桦加沙环流广阔、强度高、且采取相当接近珠江口的路径,所造成的风暴增水显著,加上与天文潮高潮位重叠,风暴潮威胁相当大。最终,桦加沙为澳门带来大范围的严重水浸,内港一带最高水浸高度达1.51米,达红色风暴潮警告级别。

文章最后指,虽然预料桦加沙将逐渐远离澳门,持续以偏西方向移动,大致趋向广东西岸,但预料其残余云雨带仍会为澳门带来大骤雨及雷暴,市民需要注意暴雨风险。

此外,文章提醒,另一热带气旋「博罗依」本周后期会进入南海,按现时预测大致趋向海南岛以南海域,澳门气象局会密切留意其动态。